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九章 明軍北伐

接下來幾天,明軍一直駐紮在漢城北邊沒有往北追擊。

蘇輔在從宴席結束的第二天就寫了一封奏表,裡面講述了第一仗取得的戰功,以及在朝鮮的見聞,他希望朝廷能夠再調遣一些軍隊入朝,肅清朝鮮北方的清軍是一個目的,另外一個目的,也能夠直接攻入清廷所謂的龍興之地,南北夾擊。

這封奏表隨著陳釗俊的第一艦隊一塊離開了朝鮮,從船上卸下來的艦載火炮也重新裝了上去,一同離開。

等艦隊離開後,朝鮮境內就只有蘇輔和他麾下的這支四千多人的遠征旅,重火力除了那16架火箭發射器以外,還有繳獲來的二十三門紅夷大炮。

儘管明白火箭炮的威力有多麼的駭人,蘇輔還是沒有大膽到貿然進軍北方,而是等待朝鮮各地的勤王軍到達後,再做打算。

然而朝鮮官軍的動員效率之慢還是出乎了蘇輔的意料之外,一直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各道官軍才陸陸續續集結漢城。

在這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許多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聽聞漢城光復後,也都陸陸續續返回家鄉,他們看著那已經成為廢墟的家宅,忍不住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但他們並沒有繼續傷心的時間了,在官府的命令便,他們不得不投入重建漢城的勞役之中,用一磚一瓦重建自己的家園。

等到朝鮮官軍雲集漢城後,北撤的清軍已然在朝鮮北部的平安道部下了防線,防備明軍和朝鮮的聯軍直接攻打關外。

順治皇帝也明白朝鮮對於眼下已將重心退守關外的大清的重要性,他任命鰲拜為“駐紮朝鮮總理軍務糧餉事宜大臣”,位同總督,允許鰲拜在朝鮮招兵買馬,組建守備軍。

接到任命後,鰲拜親自坐鎮平安西道首府平壤府,同時在當地徵召朝鮮僕從軍,別看朝鮮境內普遍反清,但在大棒和蜜棗的攻勢之下,還是有許多朝鮮人加入了清軍,拿起武器為清軍而戰。

除了重用鰲拜以外,在范文程的建議下,順治也決定將朝鮮正統抓在手中,他強行冊封在盛京作為人質的麟坪大君李??為新任朝鮮國君,定都平壤,與漢城的李淏爭奪正統。

麟坪大君李??是李淏的弟弟,他並不願意成為清廷的傀儡,但在那利刃架在自己脖子後,他還是選擇了從心,不甘地被押往平壤,在清廷使者的宣敕下登基為朝鮮國君。

李??在平壤稱王的訊息很快就傳遍朝鮮八道,頓時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地朝鮮軍民都在怒斥李??賣國求榮,甘為韃子的傀儡,李淏更是盛怒。

他雖然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並非甘願稱王,但眼下已成事實,他只能釋出檄文,宣佈征討李??偽朝廷。

當然,因為清軍還在的緣故,李淏只敢動動嘴炮而不敢輕易出兵,他幾次請蘇輔入宮,用各種委婉的方式希望蘇輔能夠率軍北伐,並表示朝鮮官軍將會竭力配合北伐。…但蘇輔哪裡那麼容易被忽悠的人,他非常清楚朝鮮官軍很不可靠,而且李淏說的是竭力配合,而不是統一歸他調動,蘇輔因此更加擔心會被朝鮮賣隊友。

因此,他也用各種委婉的話語拒絕李淏的請求,表示明軍獨木難支,不敢妄加調動,需要等監國殿下的旨意送來才能進行下一步動作。

這一等,就等到了楚軍擊敗秦軍,整合南明朝廷的喜訊,卻沒有等來朝廷的旨意。

他不知道的是,陳釗俊和他的艦隊在返回南京的途中遭到了一場猛烈的颱風侵擾,船隊直接被吹到了琉球群島(琉球王國)去,耽誤了數月之久,又損失了部分船隻後,才終於在十月底返回南京。

那陳釗俊返回南京後,第一時間入宮將蘇輔的奏表交給了蘇言檢視,並接受蘇言的聞詢。

透過奏表和陳釗俊的回答,蘇言很快弄清楚了朝鮮的情況,他沒有馬上做出決定,而是宣兵部左侍郎顧炎武入宮,想要聽聽那顧炎武的意見。

顧炎武也很給力,他一看蘇輔已經有從朝鮮出兵關外的打算,同意增兵朝鮮,他考慮到昔日壬辰倭亂時朝鮮官軍拖後腿的表現,提議將在朝鮮的明軍數量提高到一萬,並給予蘇輔調遣明軍和朝鮮官軍的最高許可權。

蘇言一聽顧炎武考慮的這麼周全,當即答應了下來,命顧炎武在各省的駐軍中抽調一個甲等旅的兵力準備遠征。

考慮到蘇輔未來要直接出關作戰,他也將訓練出來一直沒有調往前線的一個營的拉吉普扎明達重甲騎兵編入遠征序列之中,重武器則是四隊16門12磅步兵榴彈炮。

此外,他還直接任命蘇輔為總理朝鮮地方軍務兼理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