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孩子時,我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公然反對丈夫,而是悄悄躲開那個教育的場面。但當我們夫妻獨處時,我會把我的教育觀點傳達給丈夫,我們夫妻在私下對此達成共識,再用共同的態度去教育孩子。
這位家長的這種做法非常科學,夫妻之間存在教育觀點分歧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這種分歧千萬不要讓孩子看出來,否則只會對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夫妻兩人在私下裡對教育觀點達成共識,就可以避免分歧的存在。當然,如果夫妻兩人實在無法達成一致,那可以透過閱讀書籍,或參加家庭教育輔導班來學習,借“權威”來調整兩個人的不科學觀點,從而對孩子做出最有益的教育。
方法四:重視孩子的多個“第一次”——首因效應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給許多孩子提供一些無關聯的字詞,然後讓他們以任意的順序回憶出這些字詞。結果顯示,位於開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字詞,比中間部分的字詞更容易回憶。
其實,實驗結果表明的是心理學中的兩種心理效應。前一種現象叫做“首因效應”,後一種現象叫做“近因效應”。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一篇文章、一些資料,開始的內容比後面的內容要記得清楚得多,其實,這就是“首因效應”在起作用。這是因為新的刺激能引起興奮,會在大腦皮層留下較深的痕跡,以後回顧起來比較容易。
而人的思維過程也表明,人在思考問題時容易產生“定勢”,即“先入為主”,它使得人們對堪稱“第一”的事物有著較強的記憶。例如,孩子會對第一次受表揚、第一次挨批評記憶深刻,然而對第二次、第三次卻往往記得不是很清楚。
因此,“首因效應”運用在家庭教育中,就要求家長重視孩子的多個“第一次”,並利用好這些“第一次”,鼓勵孩子養成好習慣。
例如,當孩子第一次遇到困難向你求助時,家長不能急於給予孩子答案,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
有這樣兩個教育案例:
案例一:
小啟是個聽話、愛學習的孩子,但從某暑假開始,他的學習成績大幅下滑,並且對學習也沒有以前那樣感興趣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還要從他一年級的那個暑假說起。
那個暑假,小啟因為貪玩而忘記了做作業。明天就要開學了,可作業一個字還沒有寫,小啟急得直哭。小啟媽媽看到這種情況,忙過來安慰孩子,並答應為孩子寫作業。很快,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小啟的暑假作業在1個小時內就解決了。面對出色完成的作業,小啟終於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然而,自從這次開始,小啟經常會無緣無故就忘記做作業,並且還學會用眼淚向爸爸媽媽求救。當然,他學習成績下降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學(8)
案例二:
二年級的小迪在學校學習了珠算,回家後她撥弄了老半天,還是不會用算盤。於是,她要求媽媽教她,但媽媽卻告訴她:“你先把課本的內容和課堂筆記再認真看一遍,如果還是不會,媽媽再教你。”
小迪按著媽媽所說的去做了,當她把課本和筆記的內容都看過一遍後發現,珠算的內容原來這麼簡單,她已經完全掌握了。
從此,小迪養成了一個習慣,不管是學習上的事情,還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動腦筋能解決的,她從來都是自己去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她才會去向爸爸媽媽求助。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小迪的學習成績一直在呈加速上升。
由這兩個教育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第一次”往往是孩子習慣養成的一個基礎。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案例一中小啟的家長沒有留給孩子自己動腦思考的機會,便幫忙給孩子寫作業,這樣便使小啟產生了這樣一種思想:寫不寫作業都是一樣的,反正爸爸媽媽會幫我寫。因此,這便成了孩子不良生活習慣的開端,學習成績下降也便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同樣是遇到困難,案例二中的小迪媽媽卻懂得鼓勵孩子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問題。第一個困難被孩子透過努力克服了,孩子便會產生這樣一種意識:任何困難透過努力都是可以由自己解決的。由此,孩子便養成了一種不懼怕困難,遇事積極思考、積極動手的好習慣。
因此,做家長的不僅應該謹慎對待孩子的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敗等,還應該利用這些“第一次”鼓勵孩子養成好習慣。例如,當孩子第一次取得榮譽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