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並幫助他們養成謙虛的好習慣;當孩子第一次與同學產生矛盾時,家長要鼓勵孩子養成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寬容的好習慣,等等。
二 瞭解孩子:做孩子的心理醫生
我曾經問過很多父母這樣一個問題:“你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嗎?”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父母們卻常常給出很多五花八門的答案:
“瞭解,小孩子嘛,都喜歡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不瞭解,他們總是喜怒無常。”
“小孩子也有心理需求嗎?”
……
不管家長們的回答是否正確,但有一點很可怕,那就是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沒有心理需求。其實,孩子不僅有心理需求,而且他們的心理需求還很多,他們需要尊重、需要家長的關注、需要家長的認同……如果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哭鬧、做壞事、故意與家長作對……
例如,外面下著雨,4歲的孩子非要到樓下的小花園去玩,孩子的媽媽又氣又急,但無論給孩子如何大講“這時候出去會被雨水淋溼的”、“淋雨後會感冒的”等道理,孩子仍然無動於衷。
其實,在這時候,家長就要學著猜測孩子的心理需求,他為什麼要鬧著出去呢?也許他是迷戀上了公園裡的小秋千,也許他想再次感受一下在草叢裡捉蟲子的樂趣,也許他想爬到那棵他上次沒有爬到的樹上去……
不管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哪一種,只要家長去用心猜測,不用冒雨出門,孩子的心理需求也能得到滿足。如家長可以一項一項問他: “你是不是想再玩一次公園裡的鞦韆呀?”如果孩子搖頭,或不理睬你,沒有關係,你只需繼續問他:“你是不是想去草叢裡捉蟲子呀?”“你是不是想去公園裡爬樹呀?”……孩子的心思總會被猜中。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學(9)
猜中後,家長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幫孩子圓那個不可能的夢了。例如,孩子之所以哭鬧,是因為想到公園裡去爬樹,家長就可以這樣安慰他:“原來你是想到公園裡去爬樹,媽媽知道,昨天你沒有爬到樹上去,你很生氣,但今天下雨了,沒有辦法出去。不過媽媽真希望今天是個大晴天,你能在小公園裡快樂地爬樹,爬得很高很高,讓樹下面的小朋友都佩服你,都誇你是‘大英雄’。”
聽到媽媽這樣講,孩子肯定能安靜下來,因為他的需求已經在媽媽為他構建的“想象藍圖”中得到了滿足。
孩子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動物,如果你不懂他們的心理,即使你給他們上百條漂亮的理由,他們也不會理睬,該哭還是哭,該鬧還是鬧。但是,一旦你掌握了他們的心理,往往就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就能讓他們得到滿足。
所以,做家長的一定要懂點心理學,這樣才能更容易地瞭解孩子的心理,從而對孩子的心理需求做出判斷,鼓勵他們正確的行為,糾正他們錯誤的行為,使孩子順利地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家長確實懂得一些心理學,也不能以“萬事通”的姿態自居。例如,看到孩子摔倒了,家長這樣教育孩子:“看吧,不聽我的勸告,摔倒了吧!”又如,家長經常這樣對孩子說:“我早就告訴過你,不要那樣去做,你不聽,怎麼樣,失敗了吧!”……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即使我們成人聽到這些“萬事通”式的話語,也會產生反感,何況孩子呢?家長這種“萬事通”式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感,進而故意不與家長合作,長久如此,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明智的家長雖然懂得心理學,但他們卻不張揚,會悄無聲息地運用在孩子身上。例如,當孩子故意無理取鬧時,家長便會明白了,這是孩子引起他注意的一種手段,於是他不會立即就去安慰孩子,而是故意不理孩子,等孩子安靜下來才耐心地對他說:“媽媽是愛你的,媽媽時刻都在關注你!”因為懂點心理學的家長都知道,孩子故意用哭鬧或搞怪來吸引家長的注意,是因為他們覺得家長不愛他們,或者不關注他們。如果,孩子的心理得到滿足後,就不會再出現這種故意哭鬧和搞怪的行為了。
因此,要做孩子合格的心理醫生,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這樣才能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那麼,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目的有哪些呢,我們將結合一些教育案例為家長們做出詳細的介紹。
方法一:讓孩子為家庭做貢獻——滿足孩子的心理歸屬感
很多家長常常很苦惱,他們經常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