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堅持跟我們說,這烏龜也是幫助過她的其中一位仙人之一,能夠變成個與我們年歲相仿,十歲左右的男孩,且調皮霸道比我們甚,曾經把一條水桶粗、數丈長的大黑蛇抽筋而死,這都是她親眼所見的。我們自然不信,無意中又看見祖母在平素無人之時就愛喚那烏龜“小武”,把它當個人似的說話,我們都覺得祖母是老痴糊塗了,於是有一次趁她不注意就拿了這烏龜胡亂吊起來撕扯擺弄,幾乎不曾玩死,一時被她知道,竟哭得像我們小孩子一般,最後連祖父也拿棍打了我們一頓才罷。

不過,在祖母的故事裡,有一個最為神奇的人物,是個開飯館又很會做飯的廚娘,她做的飯菜,我們每當聽祖母歷數一遍,就會止不住地流口水;她的飯店叫歡香館,就開在祖母家的巷子口對面,也記不清是哪一年就突然冒出來的,更沒有人知道她真正的來歷,但祖母兒時經歷的那些離奇怪事,卻十有八九都從她那裡產生。據祖母說,她其實是裝成普通人模樣隱藏在人間的一位非常厲害的神仙,是什麼神仙,祖母也說不準,只記得大約是她和祖父離開家鄉的前一年,有一回恰逢家裡為祖父過世的母親,也就是我們的曾祖母到廟裡做功德,請了那位廚娘做三百個蓮花素餅送來,當時祖母年紀小,又喜歡黏人,便跟著她後面在廟裡略閒逛了一下,就在走下山門的一段梯級時,前面正與山門牌樓頂角的魚身龍頭像相對,當時也不知怎麼的,那廚娘看著龍頭像一怔,龍頭像便忽然開口說話了:“三妹,在人間幾紀,停留此地,可是為應個劫數?”廚娘笑道:“原來是螭吻二哥,倒不為應個劫數,只是如是觀個。”如此說完,那魚身龍頭又恢復如常,祖母一瞬間覺是自己的錯覺,再看那位廚娘,她一貫笑吟如常,祖母問她剛才跟誰在說話,她就笑說是她二哥,可為什麼叫那咬殿脊的魚龍做二哥,她卻裝不在意聽地岔過去了,祖母不知個所以然也就丟下不計。到了許久以後,偶然跟祖父兩人無意間說起此事,祖父想起書中記載有吞殿脊為好的是龍子,這廚娘喚它做二哥,難不成它是個龍神的化身?只是書中記載的龍子眾多,隨年代深遠偏差紕漏,出入也難考了。尤以其中的饕餮龍子,數千年前原為上古大國的鐘鼎彝器所刻至尊莊嚴的紋像,卻因為朝代更迭,人心改變,漸漸淪落低下成為貪婪兇獸。祖父言,只是不知螭吻所說人間劫數為何?人生短短几十年,在神祗眼中莫如彈指一揮間,只是他們就有長生不死,也不過多經歷著曲折磨難吧!若如此妄斷之下,再仔細琢磨思之,確不無奈?

祖父八十那年冬至壽終,祖母笑說是喜喪,所以並不痛哭流淚,只穿起麻衣歡歡喜喜為祖父整理後事,晚間一時疲累歪倒睡在祖父停靈的屍旁,竟也就此閉眼不再醒來。村裡人都說這是老夫婦的福氣,家裡人商議,便把二老合葬在一處,只是祖母去世後,她從家鄉帶來的烏龜也失了蹤影,我們分頭在家裡裡外外找過幾遍也始終不見,也就作罷。然而此後怪事便出了,每年到了清明我們全家到祖父母墳上掃墓時,卻都能見那殼上有個白圈的老龜出現在那兒;一時或爬到墳碑前徘徊,或伏在墳頭上淋雨、曬日陽,我們才對祖母生前的話信真,此後對老龜也恭恭敬敬,一如孝敬祖父母生前。

附:娘子菜譜

《饕餮娘子》小說中出現的菜餚及其烹調過程,大部分來自於古代菜譜典籍,如《調鼎集》、《隨園食單》等,但也許因為古今人文思維不同,因此菜譜的記載也有不少疏漏的地方,某些菜品的實操性不強,因此以下就將一部分我個人認為可以家庭選用具實操性的菜色烹調原文奉上。

【調味醬料類:】

神仙醋:糙糯米或秈米,每米一斗五升,泡七日,揚起淋淨蒸飯,候冷,用飴糖六斤,與飯拌勻入壇,再加河水三鬥,以清明柳枝每日早晚攪之,曬日中,或透風高處。初起七日,須在曬不到陽光的“陰地”放置,一月即熟。

姜霜:老薑擦淨,帶溼磨碎,絹篩濾過,曬乾成霜,長途多帶,飲食中加之,有姜味無姜形,食蟹尤宜。又,磨下之水,濾過渣即薑汁。

紅糖姜:先將黃梅五斤,鹽醃七日,加取滷,另生水將黃梅浸投數日,取出梅子捏扁曬乾,又將牽牛花去蒂,浸入原滷內,花愈多愈紅,曬乾收貯,待鮮姜上市,取嫩姜十斤,用布擦淨切片,礬醃一日,傾去滷,即將牽牛花、梅乾同姜攪勻,曬兩日,揀去牽牛花,用次色糖拌二次,去滷再拌洋糖,曬兩日裝瓶。一層姜一層梅乾,洋糖封口,終年不變色。每薑片一斤,前後用糖一斤。

【小菜類:】

醬雞蛋:雞蛋帶殼洗淨,入甜醬,一月可用,不必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