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說給我聽!
姬婉被扶蘇逗得把所有憂愁都拋到腦後,笑說道:“他啊……不但要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還得能馳騁疆場保家衛國。寫得一手好字,更要彈得一手好琴,處事不驕不躁,待人溫文有禮,更要禮賢下士,受人敬佩……”
聽著姬婉的言語扶蘇忍不住嘴抽,這要求也太高了點,可他又有些覺得姬婉說的這些有個人十分符合。“沒了?還有嗎娘?娘?”見姬婉有些恍惚的看先前方,臉頰上還帶著緋紅,扶蘇捂嘴竊笑,一瞧便知他美人娘是想到了情郎而嬌羞。
“他……還要記得我的生辰……從不會忘了送我禮物……”姬婉嘟囔,聲音小到即使是待在她身邊的扶蘇也沒聽見。
陪姬婉吃過晚飯扶蘇便帶著人回寢宮,心中卻越來越覺得下午他孃親嘴裡那男人的特質自己身邊好像有個人具備,可就是想不起來。
扶蘇回到寢宮見外室榻上的桌案上放著一卷繫著紅繩的竹簡,於是叫來人問道:“這是什麼?”
“回大王子的話,這是不久前蒙將軍府派人送進宮呈給大王的。”宮人稟報說。
“哦,你下去吧。”讓人退下,扶蘇盯著竹簡突然腦中靈光一閃,終於想起是誰最符合他孃的要求。“原來是他!”可剛說完他便一臉震驚的用自己的小手捂住自己的大頭。“不可能……”連連後退,一頭栽倒在床上。
難道我美人孃親的精神外遇物件竟然是……竟然是……已有家室的……的……
蒙恬!
想罷,扶蘇麻利的脫下衣褲疊好放到一旁,然後拉上被子矇頭睡去,相信明日醒來世間的一切將會變更美好,直接奔向大同。
秘密出宮秘密回,嬴政一回到宮裡便換上衣服趕往姬婉處,還沒得空去瞧無事自雷的兒子。
第十七章、皆有天命
蒙恬與駐紮在韓國關外的秦軍匯合後便下令趕路多日的大軍整備休息,可第二日他便帶著原有駐軍攻打韓國的要地南陽(今河南南陽),一路上如無人阻擋,幾次規模不大的小戰事後便將其佔領,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
佔領南陽後蒙恬沒有急著征伐它地,而是留下處理南陽城的要務,穩定民心。除鬧事者依法處斬,秦軍接收軍務外,城內一切不便。更下令秦軍不得搶、殺、燒韓國百姓一人一物,否則軍法處置。
安頓好事務蒙恬馬上上書遠在秦國的君王,請他派人來治理南陽。
第二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七年(前230),蒙恬接到上任官員傳答嬴政的旨意,帶領大軍向韓國都城新鄭進發,而這一丈打得更是順利。無論是韓王是不是已失民心,還是因為秦軍所過之處沒有驚擾百姓,反正韓國幾乎沒有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韓國最後一任國君韓安被俘,韓國也正式成為秦國的一個郡,就這樣從版圖中消失不見。
韓國成為第一個被滅掉的國家,在這過程中秦國軍隊就像是進駐自己國家的某個地方一樣。也因為如此,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秦王滅韓的過程時就只用了幾十個字,完全沒有什麼可寫。
……
捲上報喜的竹簡放到一旁,扶蘇雙肘支在桌晚上杵著頭,他知道隨後而至的問題要比攻下韓國還難處理,那便是韓國王室的如何處理。
手指一搭一搭的點著自己臉頰,扶蘇記得嬴政為了向天下彰顯他的仁德,除了韓非與燕丹外沒殺一個降國的王室之人,可這也成為日後秦國覆滅的隱患。
天下苦難源自於諸侯國間的戰亂,嬴政認為只要滅了諸侯,消滅了製造苦難的根源——戰亂,天下人就會安居樂業。
可是六國的王宮貴族卻不是這麼想,他們寧願天下重現戰亂之苦,也要奪回自己失去的權勢。
一統六國後,秦國沒有在原諸侯六國境內派駐一定數量的軍隊,也沒有派遣具有足夠領兵經驗的將領,結果諸侯造反時連抵擋和平叛的軍隊也沒有。以至於造反者無所顧忌,心懷仇恨的人紛紛暴亂,國家一片換亂。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不舉,當烽煙再起時未被殺掉的魏國王子魏豹起兵自立為魏王,原韓國的王子韓城起兵為韓王,最有名的就是那被劉邦立為將軍卻又用完殺掉的韓信。
韓國王孫沒有死於秦始皇之手,卻被劉邦所殺。沒有被秦始皇趕盡殺絕,反而滅絕與項羽和劉邦。
扶蘇不會天真以為如果那時天下再亂,而自己又有幸存活到那時,他們會饒自己不死。要知道項羽打進咸陽後可是把大秦王室子孫殺得一個不留,就是襁褓裡的小公主也沒放過。
“啟稟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