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4.第五十四章 來龍去脈

《王妃她死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阿沈似乎很遲鈍,因此沒有對謝玉娘帶著嫌棄的擠兌表現出半點兒不滿——哪怕是揹著她的時候。

他只是略有些笨手笨腳地搬著凳子,走回到甲板之上,放好後,便垂手站在原地。

藉口航船在周圍轉悠著的水手們,實則一直在支稜著耳朵偷聽,瞥著眼睛偷看,因此他們對阿沈笨拙的模樣頗為意外。

能被玉娘子帶到船上,做這等大事的人,怎麼會是個手腳蠢笨的傢伙?

不過轉念一想,倒是又有些理解了,一個婦人要支應門戶不易,略不小心只怕家業都要被人誆騙了去,偏這次大事她的哥哥還不在身邊,那天帶的人稍微蠢笨些才安全嘛。

況且她帶的人少,笨,他們才更好行事。說來都說這位玉娘子聰慧機敏,如今病急亂投醫時,又認定有太子在京看守,真出事李掌櫃舉家都逃不掉,所以對他們這一船隊的陌生人反而失了謹慎。

更好了。

待謝玉娘抱著手爐重新回到甲板上坐定時,船隊早已經駛出京城的海港,沿河道向北進發。

春初的倒春寒在水域之上更覺冷得透骨,不過謝玉娘卻像是不覺得冷,目光看著輪廓逐漸模糊的京城,嘴角原本掛著的微笑,如同被寒風吹冷的爐中炭火那般漸冷下來,最終凝固成緊繃的直線。

面色雖越冷,心中燒著的怒火越盛。

如今的一切,都要從兩個多月前說起。

臘月二十七時,與駙馬同駐北邊境的慶安公主獨自帶領隨從從北疆返回京城,她帶回來的除了給帝后準備的北境奇珍之外,還有秘密押解著兩個人。

而後,公主為正安穩等待過正月節的太平帝,帶來了兩個可怖的訊息:

一是北蠻眾部再次秘密集結大軍,時刻準備南下侵犯。而這次根據哨探,他們要做的不像是在秋冬季時為劫掠口糧而進行的那種小規模騷擾,而是打算徹底佔領北邊境四城,從此劍指中原。

二是北邊四城守將接此訊息後,本是不將他們放在眼裡的,如往常那般訓練士兵,整頓軍備,偏偏總領北邊諸將的慶安駙馬去軍糧庫,監視去年從京城運來的糧草時,才發現其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以砂石和黴變的劣質糧食冒充的。

歷來糧草在離開京城時,是由沈繼宸、如今的蕭相以及其他幾位高階官員親自核查的;而在抵達北邊入庫時,是由慶安公主親自帶領公主府的長史、四城守將以及糧草官接收的;而邊境軍糧庫歷來是由北邊守軍與京中選官來共同看守的地方,很是嚴密。

結果卻在糧食入庫不過一個月的時間裡,就發生瞭如此離奇的調包事件。

此事何止荒唐!

若不是前方探子探到敵人動向,若不是駙馬為確保糧草後援特意去查庫,恐怕等三月後冰消春來,北賊真的南下時,沒了糧草的大軍必然人心思動,禍福難料。

此事頓如烏雲壓頂般籠罩在公主與駙馬的心頭,他們深知此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便沒有聲張,而是私下調查,扣住了十多個與屯糧事有關的人。

最終經過一番不大好描述的訊問後,確定了牽頭的兩個賊子正是京中派來的選官,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京中有內鬼勾結北賊所致。

而那些消失的糧食打從入庫那天起,便被這些人暗中調換,源源不斷地送到了北賊手中。

長此以往,更是此消彼長了。

因此,通常極少會在正月間回京的慶安公主,去歲才會借賀歲的名義返京。

果然,太平帝一聽此事,當下便氣到咳血,立刻便要讓大理寺與六部共查此案,還是沈繼宸出言勸住震怒的天子,稱此刻首要事是採辦糧草送往北邊抵禦外敵,至於抓內鬼的事情,解了北境之圍後有的是日子能抓。反而現在若大肆查案抓人,那北境匪患必然讓百姓擔心——那可是沒了軍糧,且不說守軍會不會輸,北賊是否會南下,只說眼下若百姓擔憂朝廷會不會藉此徵糧加稅之類的,豈不是要人心惶惶?商家知道後會不會囤積居奇?最後會不會乾脆耽誤了春耕大事?

太平帝沉吟之後,便冷靜下來,只讓沈繼宸負責此事,而天子不曉得的是,太子於此事上亦有些許私心。

但謝玉娘是明白的,從沈繼宸將購糧事託付給她的時候,她便明白了種種。

當今的皇帝日理萬機,對舊案舊事往往難以記住。然而,由於太子和她一樣關注虢州舊案,因此才會發覺今次事與虢州舊案極其相似。

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