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大喜道:“少傅所議,甚合我心,孤即傳旨,明日一早,便率軍南巡,以示王威,順道返譙郡祭祖,以觀天意!少傅請隨孤一行。”
司馬懿心中欣然一笑,忙肅然說道:“臣司馬懿遵魏王令旨!”
曹丕見司馬懿言行恭謹,並無半點以遺命大臣自居的傲慢,更處處為他曹氏家族的尊榮著想,對他的戒心不由大減,欣喜的說道:“仲達為孤苦心孤旨,是我的忠臣也。”司馬懿亦見好即收,不再多言,向曹丕先行告退,準備第二天陪曹丕返譙郡之行。
第二天中午時分,曹丕即由虎衛將軍許褚,率禁衛軍十萬,由司馬懿陪同,從鄴郡向譙縣進發,一路上浩浩蕩蕩,其氣派之威,猶如天子出巡天下。唯一不同的是,曹丕的車駕中,尚只能打著“魏王”的旗號,因此與天子出巡,尚有一緘之差。
曹丕的車駕大軍,進入譙縣,卻逕直先駛譙縣盤龍山。
許褚曾護送曹操上盤龍山,因此對地形地物十分熟悉。他率領五萬前鋒先行抵達山下,下令兵將分四面將盤龍山包圍,任何人等皆嚴禁接近。然後又護送曹丕上山。
曹丕雖然年輕,但許褚見他上山之時,體力精神,競比不上當日赤壁戰後的曹操,不由暗地皺眉。但他身為護送的護衛將軍,只好提起精神,小心翼翼,扶持曹丕上山。司馬懿內力甚佳,上山時根本不必扶持,反而不時扶助曹丕一把。
曹丕累得氣喘吁吁,手足發軟,幾乎一跤摔倒。他不由向司馬懿嘆息道:“孤先祖,千不葬萬不葬,怎的偏選中此險峻山峰而葬……幸虧先父王葬於高陵,四野平川,十分易去,否則每年一度拜祭,便累也將孤累死了。”
司馬懿無奈慰道:“祭祖不嫌艱辛,方顯孝心,望殿下不可畏苦。”
許褚心中暗道:當日先王上山時,健步如飛,連我亦自愧不如。但新主怎地如此不濟?當真一代不如一代也。……他心中轉念,卻決計不敢流露出來。
上得山巔,幾經辛苦,曹丕終於抵達當日曹操上山拜祭的祖墓前。但見一座古樸的土墓聳立於盤龍巔東面,夕陽之下,四周如染血,一派詭秘迷離。
司馬懿陪同曹丕,走上前去。只墓碑上果然刻有“夏侯公海”四個字樣。
許褚依前次曹操祭祖的規矩,令護衛軍四面散開,在四周嚴密戒備。
車駕中早裝有大批致祭香燭等物,由司馬懿主持拜祭儀式,他令人燃點香燭,擺上三牲果品,他自己先向夏侯公海的墓碑跪下,以臣屬之禮拜叩,然後請曹丕上前拜祭先祖。
曹丕此時累得氣喘如牛,久未平復。但在司馬懿催請之下,無奈走上前去,跪下拜祭,又依兒孫之禮,叩起頭來。
司馬懿則退到一旁,但目光灼灼,十分留意曹丕拜祭時的任何一舉一動,以及四周的情形。在司馬懿的心中,似乎另有目的竭力意圖,但那是什麼?此時便有他自己才知道。
曹丕跪下叩頭拜祭,他剛跪下叩了一個響頭,便忽感一陣頭昏目眩,眼前一片迷糊,他心道或許是自己太累了。但在據說有如此旺盛龍氣的祖墓面前,曹丕也不敢怠慢,依然一個接一個的叩頭拜祭下去。
忽然,曹丕不但感眼前一花,接而在墓碑後面的祖墓頂部,冉冉的飄出一股青紫色的煙霧,煙霧越來越濃,竟凝聚成一尾青紫色的盤龍,昂首舞爪,十分威雄……曹丕心中猛地一跳,心道:莫非這便是天龍現世、我當為天子之兆麼……他心中又奇又喜,精神不由一振,不顧疲睏,叩拜下去。
在曹丕的叩拜中,那青紫色盤龍亦緩緩騰昇,漸而已升抵半空,猶如一尾橫空天龍……曹丕大喜,他心道:今回當真應驗了天龍橫空、貴為天子的奇貴之象了……就在此時,卻忽見盤龍山的西面,突然射出無數赤紅如血的雲氣,橫過山下的山川平原,向盤龍山這面疾飛而來……其勢有如萬千血箭,十分淒厲可怕,集中射向在半空飛舞的青紫盤龍……接而,但聽半空中一陣如虎吼獅嘯的慘厲叫聲響起。青紫盤龍四周濺出萬道血箭,然後即倒撞下來,鑽入墓中,倏忽不見影蹤……曹丕此時剛好叩拜到第四十個響頭、他但感心胸一陣劇痛,猶如被萬千枝血箭射中,一跤跌倒,伏在墓前,再也無法叩拜下去……這一切,均清晰地落入司馬懿的眼內,奇怪的是,盤龍山上,眾人包括曹丕在內,均感心神恍惚,獨司馬懿依然神清氣爽,絲毫不被曹氏祖墓的異象迷惑,司馬懿目睹這些,心中不由凜然一跳,暗道:曹氏祖墓,果然有青龍騰空之貴,但為什麼曹丕叩拜到第四十次時,盤龍山西面,卻衝起萬千血箭,將半空青龍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