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胡鐵花留給小兒子胡適還有一份至關重要的“遺產”,就是兩張言簡意賅的遺囑——給他妻子的說,“ 兒天資聰明,應該令他讀書”;給胡適的有云,“教我努力讀書上進”。這便是那位偉大母親育子的精神支柱,這也是胡適求學生涯的燈塔。

1895年2月,胡適3足歲略多個把月,踏進了他的父母之邦徽州府。這塊土地歷史文化積沉深厚,向有“程朱闕里”(程顥、程頤兄弟原籍婺源,朱熹婺源人)、“江戴桑梓”(江永媝源人,戴震休寧人)、“金紫三胡故鄉”(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翬均為績溪人)之稱,還被譽為“東南鄒魯”。混沌初開的胡適沉浸在如是經典漢學、傳統倫理大環境中,潛移默化,起步學涯。

胡適隨母一回到上莊,就進了他四叔介如的家塾讀書(一共只有兩個學生)。他太羸弱了,一根七八寸高的門檻還跨不過去;到了學堂上,還要別人抱他坐上、爬下課桌跟前的高凳。但是因為他已認得近千個字,所以老師不用從世俗的“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詩”之類啟蒙開始,而是拿他父親留下的《學為人詩》、《原學》直接做讀本了。“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學為人,以期作聖”。“五常之中,不幸有變,名分攸關,不容稍紊。義之所在,身可以殉。求仁得仁,無所尤怨”。“為人之道,非有他術,窮理致和,返躬實踐,黽勉於學,受道勿失”(《學為人詩》)。父親的教導,逐漸融入到胡適人格中。

除了讀父親專為他編撰的《學為人詩》、《原學》外,胡適在九年時間的家塾裡還讀了《孝經》,朱子注本《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易經》及《書經》、《禮記》等。胡適讀書與其他學生不同,他不屬於“兩元(學金)階級”。他母親交給塾師(先是四叔介如,後為族叔禹臣)六元,後來又加到十二塊銀元。付出如此高學金的目的,就是需要塾師為胡適“講書”,每讀一字,須講一字;每讀一句,須講一句的意思。由於胡適已有了識千字,而且每個字都經過父親講解的基礎,聽講也能聽出滋味來。他感到朱子《小學》裡記述古人行事的部分易懂,讀起來就有趣。他的同學在讀《幼學瓊林》時只念大字(正文),他卻愛讀小字(註文),因為那裡有許多神話和故事。他讀書真所謂讀出名堂來了。胡適成了大學者後,深悟母親此舉的非凡意義,“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講書,父親母親為我講方字,兩位先生為我講書。念古文兒不講解,等於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全無用處。”

“四書五經”給胡適打下了堅實的漢字基礎,但開啟胡適生活生趣之門的卻是古代白話小說。尚在9歲那年,他在塾師四叔東屋後進的客房玩,偶然間看到桌子底下一隻美孚煤油的木板箱裡塞著廢紙,廢紙堆中露出一本破書。他隨便撿起這本書,發現兩頭都被老鼠咬壞了,書面也被扯破了。他就站在破板箱邊,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殘書。原來這是一本小字木刻版的《第五才子》(《水滸傳》)書,殘本開始的是“李逵打死殷天錫”這一回。胡適驚歎說:“這一本破書忽然為我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忽然在我兒童生活史上開啟了一個新鮮的世界!”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上莊,“司馬光、範縝得了我心”(2)

之後,他從五叔那裡借到了《第一才子》書即《三國演義》,從三姊夫(在上海周浦開店)那裡弄來了《正德皇帝下江南》、《七劍十三俠》;就是不求上進的大哥嗣稼,在他的大煙燈旁也有小說書作伴,成了胡適閱讀的獵獲物件;大嫂嫁妝裡的《雙珠鳳》等彈詞小說,自然成了這位小阿弟的藏書。他在二哥、三哥那裡看到了古典小說名著:《紅樓夢》、《儒林外史》、《聊齋志異》。說到《聊齋》,少年胡適還經常受族姐妹、侄女們(都十五六歲)的包圍,享受巴結,因為她們極愛聽他講《鳳仙》、《蓮香》、《張鴻漸》、《江城》這些故事。而講《聊齋》時,首先需要較深理解這部故事生動、文筆優美的文言文小說的用詞遣句,然後再把文言文譯成白話,再轉成績溪土話,聲聲入扣地講給她們聽。這實際上也在鍛鍊小胡適做古文,為以後到上海去讀書,寫策論打基礎。二哥紹之的書則給他開擴了眼界,一次回家,帶給小弟一本日本人寫的講希臘愛國志士故事的《經國美談》,這是胡適讀外國小說的第一步。

胡適少年讀書生涯中有一位密切同伴,而且起著槓桿作用,就是年紀與他相近(長4歲)的族叔胡堇人(字近仁)。“我同他不同學堂,但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