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業半夜倉促出城,翌日天亮,三人三馬已經出了長安郊縣,快馬加鞭朝著滄州府的方向奔去。
只需趕到滄州府的碼頭渡口,再坐船乘舟經大運河南下,便可一路到底徑直返回揚州。
他策馬飛奔風塵僕僕趕著路,渾然不知長安這邊所發生之事。
長安,朝堂之上。
大唐帝國每日依循召集的早朝。
今日的早朝進行了大半,緩緩接近尾聲,李二陛下因為處理了太多的繁瑣事務,已經有些疲累不堪,正準備大手一揮喊出退朝來著。
突然,身著一身紫袍的長孫無忌雙手執著象牙笏走出朝班,躬身垂立地站在朝堂中央,恭聲喊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象牙笏,即朝笏,約兩尺六寸,三品以上大員方有資格配備,主要是用來上朝前記錄事情,以免君臣奏對時臣子忘了詞兒。通常為玉製,也有象牙制。
李二陛下伸手揉了揉額頭,卷袍揮手道:“奏來!”
長孫無忌象徵性地看了眼手中的象牙笏,然後高聲喊道:“皇上,繼原禮部尚書李綱大人致仕乞骸骨也有些日子了,禮部尚書一職至今空懸著。正所謂蛇無頭不行,為了禮部四司能夠正常執行,為大唐帝國與陛下盡忠分憂,臣請求皇上今日能夠將這新任禮部尚書的人選定奪下來。”
“哦?”
李二陛下輕輕拍了下自己的額頭,失聲笑道:“唉,瞧朕這個記性,愛卿好像已經不知一次提醒過朕了,倒是朕屢屢將此事忘了。對了,上次眾愛卿不是聯名舉薦過河北道清河崔氏的崔鶴年,出任禮部尚書一職嗎?怎麼樣?今日崔鶴年崔卿可來了?”
長孫無忌臉上一喜,心道,看來多日來的舉薦,皇上終於點頭同意了。
隨即,連連點頭道:“皇上聖明,您日理萬機稍有遺漏,這也實屬正常。回稟陛下,崔鶴年今日已經隨微臣進宮了,此時就在大殿外候著呢。”
“好,宣他進來吧!”
李二陛下揮了揮衣袖,示意了跟前隨侍的董順一聲。
長孫無忌心中狂喜,看來崔鶴年出任禮部尚書一職,算是成了。
李二陛下這番話說完,房玄齡、唐儉、殷天宗等天策府一系重臣紛紛面露喜色,看來這事兒終究還是成了,今後我們在朝堂上的隊伍又要壯大了。
董順清了清嗓子,扯著嗓子尖聲喊道:“陛下有旨,宣清河崔鶴年進殿。”
話音一落,一身文士袍的崔鶴年便出現在了殿門口,步履沉穩地走入殿內,走至長孫無忌所在的位置,衝李二陛下躬身作揖,山呼著萬歲。
李二陛下看了崔鶴年一眼,臉上掛著滿滿笑容,神情煞是平易近人般地說道:“崔卿,朕倒是有些年頭沒見到你了。好啊,清河崔氏,名門望族,詩禮傳家,由你出任禮部尚書一職,朕也放心得很吶!”
說著,李二陛下扭頭對著大殿左側一道簾子後面,問道:“執筆宦官可在?”
一聲陰柔恭順地聲音傳來:“回聖上,在!”
簾子後頭專門有一張書案,坐著一名宦官,專門為皇帝臨時擬旨的。
李二陛下嗯了一聲,想了一想,緩緩說道:“擬旨,昭告天下,即日起,擢升崔鶴年為……”
“皇上,老臣有事啟奏!”
突然,大殿之上一身紫袍的虞世南顫顫巍巍站了出來,打斷了李二陛下的傳旨。
老虞頭不和諧跳出來攙和,頓時惹得李二陛下不由眉頭緊皺了起來。
此時,長孫無忌、房玄齡、唐儉等人面露忿忿之色,就連身為當事人的崔鶴年,臉上都掛起了不滿,心中更是有了幾分不祥之感。
難道,虞世南又要跳腳出來反對了?
此前虞世南、孔穎達等人屢屢從中作梗,沒想到今日皇帝都表態了,他們還不肯放棄。
霎時,整個大殿上,有人面露凝重,有人面露思索,有人面露憤慨,也有人沉默以對不摻合。
唯獨一人臉上一直掛著微微淡笑,他便是排在一眾武將之首的衛國公李靖。
見著虞世南跳腳出來,李二陛下只得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老虞頭的身上,問道:“虞愛卿,你有何事要在這個時候啟奏啊?”
虞世南也學著長孫無忌,象徵性地看了一眼雙手捧著的朝笏,然後喊道:“陛下,老臣覺得有一人也許會更加勝任禮部尚書一職。”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滿朝文武中只要不是耳聾眼瞎腦殘之輩,都能看出來虞世南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