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悔說:“給手機充電呀,你看,我的快沒電了。”說著,就掏出手機給期果看。期果瞅了一眼說:“庵裡有規定,只有受過戒的才能使用手機。”孟悔瞪大眼睛吐吐舌頭:“手機不能用呀?好,不用就不用!”
雙手合十 第六章(2)
期果有事出去,孟悔就和華雲攀談起來。得知華雲是鹽城人,二十七歲,畢業於那裡的一所大學,孟悔便問她為何出家。華雲說,她畢業後長時間找不到工作,後來好容易去了一家企業,可老闆對她居心不良,上班第一天就對她騷擾,她一氣之下離開了那裡。後來又找到一家,老闆是個女的,本想這回沒有那種麻煩了,就努力工作,很快熟悉了業務,得到老闆的重用。可沒料到,這讓一些同事嫉妒起來,他們明裡暗裡使絆子,經常向老闆講她的壞話,讓老闆也對她懷疑起來。去年“十一”長假,她孤身一人來疊翠山旅遊解悶,聽到商鋪裡播放的佛歌:“三界如火宅,勸君速出離”,她一下子淚流滿面,覺得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歸宿。她回去徵得父母同意,便辭掉工作來到了這裡。說罷這些,華雲又低頭去看手裡的經書。孟悔問她看的是什麼,她說是《金剛經》,要把它背下來。孟悔吐了吐舌頭,問:“到這裡還要背書?”華雲說:“當然。首先是早晚兩堂功課要背,另外要背一些經書,像《心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等。寶蓮師太規定,一些經書如《弟子規》、《太上感應篇》,雖然不是佛家的,但對修行有益,也要會背。”聽到這裡,孟悔又吐了吐舌頭。
期果從外面回來,手上捧了一件黑色縵衣,讓孟悔在上殿的時候換上。孟悔道謝一聲接過,展開看看,並讓師父教會穿法。這時,外面傳來打板的聲音,華雲放下書本走了出去。期果說:“該上晚課了。不過,你新來庵裡,按規矩先下廚房。來,跟我走吧。”孟悔跟她出門看看,見尼姑們從各寮房走出,都穿了月白色的海青,直奔前面的大殿。而期果卻領她去了後院靠東面的廚房。
華雲早已穿上圍裙,在灶前生火。另一位中年胖尼姑正在淘米。期果對孟悔說:那是飯頭一真尼師。一真看孟悔一眼,便讓她去旁邊擇菜。期果走後,孟悔抓過一把芹菜揪起了葉子。她想,自己中午還是個俗家姑娘,現在卻成了石缽庵的一個女廚子,真有意思。這時,大殿那邊傳來了十分悅耳的女聲齊唱,孟悔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到大殿加入她們的隊伍呢?
石缽庵的晚飯很簡單,就是白米粥加上炒芹菜。齋堂就在隔壁,有一小門與廚房聯通。一真和華雲先去那裡把碗筷擺好,然後提著粥桶端著菜盆,給每個位子上的碗裡分好,這時結束了晚課的尼眾魚貫而入。寶蓮坐到正中的住持位子上,別人則在兩邊坐成兩排。等住持拿起筷子,眾人也都拾筷端碗吃了起來。孟悔站在一邊驚訝地發現,雖然是喝粥,但這麼多人竟沒有一個弄出聲音,也沒有一個人悄悄說話。當一真和華雲提著粥桶為她們加飯的時候,她們或要或不要,都是用筷子做表示。
等大眾離開齋堂,一真才和華雲、孟悔吃了起來。這樣的飯菜,讓孟悔感到過於清淡。她想,就當我來這地方減肥吧。
收拾好了碗筷洗好,期果過來了。她把孟悔領到法堂,向佛跪拜之後,給她講起了出家規矩。她先講沙彌尼“十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花、不用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捉錢金銀寶物。聽罷,孟悔吐了吐舌頭。接著,一真再講庵裡的時間安排:每天三點起床,三點半上殿做早課,四點半吃早飯,五點半至六點半搞衛生,七點至九點講經,九點至十一點誦經,十一點吃午飯,飯後休息一會,一點半至三點半講戒,四點上殿做晚課,六點至九點誦經。孟悔聽罷又吐吐舌頭。
期果皺著她的一雙細眉說話了:“你怎麼老是吐舌頭呢?出家人講究三千威儀,八萬四千細行,尤其是女身出家,更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把一些壞習氣帶進來。”這話讓孟悔又想吐舌頭,她只張了張嘴,就讓牙齒趕緊把舌頭卡住。
睡覺時間到了,一真帶孟悔回到寮房,又向她講睡覺的規矩:不能仰臥,不能俯臥,要做“吉相臥”,也就是向右側臥。而且,手不能放於不淨處。孟悔嘴裡答應著,心裡卻是不服:不就是睡覺嘛,還要這麼多的講究。
雙手合十 第六章(3)
等到熄燈就寢,期果和華雲果然做吉相臥,且一點聲響也沒有。孟悔這麼堅持了一會兒,又像往常無數個夜晚一樣想念起慧昱。
她覺得自己又回到了三年前那個春風沉醉的黃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