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四十五章躬匠精神

現在九龍大學要實驗‘一箭多星’技術,就是因為未來5年,發射一萬顆衛星進入太空,用於和space x搶佔軌道優質資源。

汝能往,我不能往?

sa作為國家機構,有些事情是不方便去做,畢竟代表著國家形象。

但是如果是民營企業,那就不一樣了,民營企業只要沒有違法,就可以做。外界有什麼指責,就可以推說這是企業行為,這是企業的自由,政府不宜過多幹預。

space x的‘星鏈計劃’從推出以後,就沒少被指責、攻擊,但是nasa一律都是說尊重民營企業、鼓勵民營企業積極探索太空,進軍太空。

而現在,九龍大學註冊了‘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那是完完全全的民營企業,自然也可以有樣學樣,摸著space x的頭過河。

在今年,‘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不僅僅要嘗試著‘一箭多星’技術,還要嘗試著火箭回收技術。

雖然一次回收、二次回收,其實都沒有經濟優勢,可是一旦到了三次回收,火箭回收技術就開始有一定經濟優勢,回收次數越多,經濟優勢就愈加明顯。

‘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雖然才註冊不過三個月,但是已經開始大肆招兵買馬,因為有著上級的支援,‘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簽訂了為期五年的租用合同,可以租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展開一系列發射任務。

而‘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未來五年,將會招收超過2000名員工,其中超過80將是工程師。

‘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註冊地就在水仙港,如今正在申請一塊地建立總部,申請報告正在走程式。

當然與space x‘星鏈計劃’披著網際網路通訊衛星不同,‘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九龍拉棺計劃’則是真正具備著網際網路通訊功能。

此次搭載的三顆衛星,都是網際網路通訊衛星,重量500千克,都是統一規格的衛星,可以在衛星工廠裡批次製造,而按照計劃,一顆這樣的衛星,因為減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又是批次生產,哪怕加上發射費用,也就大概200萬元人民幣左右。

一旦‘九龍星空探索技術公司’總部建成,那麼衛星製造廠一個月就可以製造150~200顆衛星。

論規模化優勢,space x是怎麼也無法追得上華夏!

而就在這時候,央視推出了一檔節目——港珠澳大橋。

今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先後經歷13年論證、設計、施工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是連線香江、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實現了“六個最”: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樑。

這一座橋樑,對於三地的經濟社會一體化有著重要意義,事關著‘港珠澳大灣區戰略’,從開始立項的時候,就備受矚目。

說起港珠澳大橋,前期規劃也是歷經20年,在1983年的時候香江富商胡應湘提出興建連線香江與珠海的伶仃洋大橋,1989年zh市首次公佈伶仃洋計劃,1992年華夏高速公路網的規劃制定中沿海高速公路銜接伶仃洋大橋,而直到1998年國家才正式批准伶仃洋大橋工程專案,可惜隨後幾年這座大橋專案擱置了。

直到2004年,伶仃洋大橋專案被港珠澳大橋專案取代,並且在這時候成立前期協調小組,全面啟動大橋各項建設前期工作。

2008年,這個特殊的年份,京城舉辦奧運會的年份,港珠澳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透過專家評審,代表著這一座投資超過千億的世紀工程正式開啟。

而那時候,華夏在跨海大橋上、海底隧道上的技術,可遠不如現在,在當時國外保持高度技術封鎖,甚至嘲笑著,單靠著華夏施工,根本就無法將港珠澳大橋建成。

而在大橋建設的時候,華夏施工隊伍就發現,許多國外技術經驗不適用於實際情況,只能靠著華夏的智慧去摸索、探索,克服一個個困難。在港珠澳大橋建設期間,國內許多高校、科研院所參與其中,發揮了重要技術支撐作用。

可以說,正是有港珠澳大橋建設中遇到的一項項難題,華夏去克服了,使得華夏的跨海大橋技術、海底隧道技術,一躍成為世界最為一流,同時現在這座大橋主體全線貫通,毫無疑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