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案2》最快更新 [aishu55.cc]
為何畫師甄仁美會在柳知的官船上?
此事當要再往前回溯幾日。
白如依、程柏和史都尉在分析案情時,都覺得,甄畫師如果跑了,很可能已出了明州城。
明州是大港,水路通達,逃跑最方便的途徑肯定是爬上某條船,跑得遠跑得快。
但督帥府只是暫時接管明州,不便派兵往明州之外的地方追捕,亦不便直接下追捕文書或要求明州之外的地方衙門配合。
這事應由明州府衙門做,可府衙僅存的官員官階都不夠高,發不出這樣等級的公函,用不了大印。
唯有求助柳知。
程柏親自寫了一封書信,說明案情,附上白如依的剖析和甄仁美的畫像等等,飛傳與柳知。
柳知接到後,當即發出尋拿告示。
這篇告文後來成為了此類文書的模範,而今仍被各地方衙門學習。行文典雅莊重,大合官府體統;通俗明達,凡識字的百姓皆一看即懂;言析律法,懾之刑責,令案犯及包庇或知情未告者悚惕惴惴;明懸賞金,直惠利益,使圍觀者心動技癢。
捕告發出未久,甄畫師便被某城官府拿到,解送至柳知的官船。
*********
桂淳道:“當時白先生說,他覺得甄某往北跑了,還有人趣他,是不是學過掐算之法。結果真是如此。”
鞏鄉長稱讚:“這位白先生實似神異。”
桂淳道:“我們當時也這麼覺得。但白先生說,他雖在書裡寫過挺多神神鬼鬼的,實際不會佔算,都是亂編的。他不過是推想了一下甄仁美最可能的作為罷了。”
*********
白如依當時分析。
甄仁美是明州本地人氏。本朝官話偏北音,明州乃南方大港,當地百姓慣說官話,但言語裡總是帶著幾分本地鄉音。熟悉各地方言的人一聽就知他是哪裡人。甄仁美如果逃到鄉村或小城躲藏,很容易被人發現他從哪來的。倒是去大城,天南海北各方人氏皆有,多他一個,如糧堆裡多了一粒米一般,毫不突兀。
所謂大隱隱於市,即如此也。
甄仁美又不富,跑的時候帶不了多少盤纏,行船跑車馬的眼光都在油鍋裡煉過,一眼就能看出誰身上有事,大約攜帶多少銀錢。他們這行的規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向官府舉發旅客,但在路途中或少不了敲打敲打甄仁美,榨取些油水。甄畫師兜裡的銀錢多要砸在路上,長久生活需得賺錢。他有了點歲數,體虛,手受過傷,幹不了重活,應仍是做筆墨相關的營生,倘若去了小地方,他一口帶明州音的官話本就挺顯眼,再做筆墨行當,簡直像把告示頂在腦袋上讓人拿。到大城門路多,能安穩賺錢。
從明州往南,大城路途較遠。
在明州北,則有一串大城,蘇、杭、揚、江寧……每一座都是千古風流地,金玉富貴鄉。甄仁美這樣愛畫春圖的老畫師,焉能不心動?
白如依摸著下巴道:“他恐怕還想,柳知府由北來,老夫偏迎著他去,出他個乎乎的意料也!”
程柏當時笑道:“本覺得先生臆測忒過,但聽你這一說,又大感有理。也罷,待寫進信裡,請柳府君參詳。”
大城這麼多,甄仁美會去哪一座?
參詳地圖,看位置順路線,算算甄仁美逃跑的時間和他兜裡的錢,料想其多半在蘇州。
白如依又推測,甄仁美剛開始賺錢餬口多半不敢去畫畫。他字寫得不錯,畫書繪常看書,同賣吉祥畫的鮮戴交情好,對筮卜相算佔之類應略知一些。這一類,真學極難,但亂編胡騙又很容易。多半他是支個攤兒幫人寫寫信看看相之類。
只是,這樣行當亦屬江湖生意,尋常人不拜師入門輕易做不得,會被真正行里人教訓。即便萬幸遇到厚道長輩,不與他這臨時討生活的計較,行內年輕小輩肯定有覺得他硌眼的。
將告示給蘇州當地的衙門,多往那些市集雜亂之地散一散,自會有人舉發。
後續果如白如依所料。
甄仁美正是在蘇州被人舉發,落了網。
被抓的時候正在給人批流年。
官差邊給他套鎖鏈,邊笑著問:“先生沒給自己算一算,今天適不適宜出門?”
客人目瞪口呆:“都說這位先生清新不俗,非尋常相士可比。卻是這樣的不俗!”
人群中有人笑:“他是個裝把式的假仙,自然清新。看相算命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