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不管是國畫還是兒童畫,或者是手工課,基本就是以教授孩子技法為主。很多老師是自己畫好了掛在黑板上,還有些是自己畫一筆教孩子畫一筆。記得3歲多的童一觀摩過幾次後就不要再去了,說:“不好玩,我不喜歡和老師一起畫。”
我在家裡從來沒有指導過孩子們畫畫,每次他們想畫,我只是提供筆和紙,看他們從歪歪扭扭的線條開始,慢慢到流暢堅實的線條,然後有各種他們喜歡的形狀,到後來求媽媽幫忙——“請教我怎麼畫貓咪。”
為了發揮孩子的無限想象力,最好什麼方法都不要教,不然就框住了孩子的想象力。
我認為孩子什麼時候學繪畫技法都不晚。童一的奶奶60多歲才開始畫畫,她老人家根本就沒學過任何繪畫技巧,她只是嫻熟地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和色彩,準確抓住風景或人物特徵,從而用自己的方式去繪畫。
我個人的經驗,如果孩子喜歡,他總是會想方設法保持對畫畫的興趣。例如我小時候喜歡亂畫,偶爾撿到一本戲劇畫冊,便臨摹了很多古裝仕女,後來出黑板報辦校刊,學會了根據版面臨摹或創作各種插圖,真正的開始學畫畫時已經是高中生了,那時才開始系統地學習了高考素描、水彩、圖案等,然後考進大學並系統地學習了服裝設計的各種課程。
印象很深的是學英語時上的各種外教課,我發現那些老外們都能用簡筆畫在黑板上隨手畫些小動物或各種形狀,我就在想,我們小時候也上過各種美術課,但長大後這種隨手畫的能力我們都很欠缺,不知道是我們的美術課上得不紮實,還是我們根本就沒培養過隨手畫的興趣
第28節,
後來一有時間,我就攛掇倆小人兒玩顏料。童一很讓人刮目相看,慢慢地,不需要人幫助,擠顏料,包括蘸水,包括用鉛筆起稿,都做得有模有樣。而且他的畫都蠻有意思,他自己都能清晰地解釋出來。
妹妹看到顏料就眼睛放光,動作也最狂放,浪費N多顏料不說,還弄得桌子上、衣服上、手上、臉上、頭髮上都是,她這是真正的塗鴉
平時孩子們也用彩色鉛筆畫畫,童一的畫有著特有的孩子氣,非常可愛。那天傍晚看童一嗖嗖的很快畫好,一隻胖蝴蝶,兩個瘦蝸牛,每人帶著小旗子,路上碰到,正在互相打招呼呢
所以每當童一或甜妞來讓媽媽幫忙,“請給我畫個小兔子吧”,我都一概說不,但我會幫助他們使勁想起或者翻出繪本給他們看兔子長什麼樣。他們畫畫時,也不再畫蛇添足加以主觀指導:“這裡太陽的位置不好,這裡可以再畫個小鳥。”儘量不干預他們,讓他們隨心表達。雖然技法限制不能讓他們自由表達太多的內容,但是,正是這種“無為而治”讓兄妹倆創作了大量充滿童趣的塗鴉。
畫畫除了可以讓孩子安靜做好一件事,同時鍛鍊了孩子的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每幅塗鴉,只要給媽媽看,倆孩子都會頭頭是道地給媽媽講半天關於這幅畫的內容。
有張甜妞在幼兒園畫的畫,是我最喜歡的一張,已經裝了畫框掛在了牆上:線條流暢淳樸,色彩乾淨鮮明,雖然鼻子長到了額頭上,但有微笑的嘴巴(儘管是歪的),比較有意思的是髮型,和她娘當年在大學裡畫的是一模一樣,很神奇。
孩子們每次塗鴉作品,我都一張張收起來,把它們放在一個大盒子裡,日積月累,就很壯觀了。超厚一大沓紙,一張張,就是他們自己塗抹的成長足跡
期待著有一天,兄妹倆除了塗塗畫畫,還能和媽媽一起寫寫方塊字,練練書法。
第29節,Part15:媽媽要懂得的手工與打扮課
Part15:媽媽要懂得的手工與打扮課
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活動都可以變得“好玩兒”,或者至少讓孩子們覺得“好玩兒”,讓他們不僅有參與的熱情,而且願意在廚房幫忙,能感受一些不同尋常的快樂。
增加孩子動手的熱情,為室內活動增加樂趣,我們不僅一起煮“藝術蛋”,還一起剪雪花、摺疊紙花,一起動手幫哥哥補褲子,等等。
平時媽媽們要多留意,很多小手工都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居家活動,材料、形式、作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享受過程,充滿想象,樂於動手和動腦
一,帶孩子們一起煮“藝術蛋”
媽媽天天煮雞蛋,孩子們不僅習以為常,甚至每次吃雞蛋也都唧唧歪歪。找一個傍晚或者週末,煮一次好玩兒的“藝術蛋”,而且讓孩子們歡天喜地地吃雞蛋。
準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