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照競投和經營。隨後在義大利取得3G的經營牌照更是顯示了和黃的歐洲策略是多麼的堅定和紮實。歐洲作為全球通訊業最發達的地區,當然是李嘉誠練攤3G的最好場所,李嘉誠還表示,即使對美國市場和黃也在密切關注,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也不排除切入的可能。由此可見,和黃的全球3G策略是雄心勃勃的。

李嘉誠對3G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他稱:和黃在義大利與瑞典已申請到3G執照,至於德國,我們會另尋方法切入,因為擁有頻譜不是惟一的競爭方法。做生意就是這樣,這個方法行不通,也不會排除其他機會。但有了目標,也要經過仔細地精打細算,如果超出預算,就不能進行。 我個人對全球電信業務很有興趣,而且時刻都在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李嘉誠堅信,無線資料傳輸將成為推動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之一,而這也是李氏集團對3G垂青的一個最好理由。

雖然李嘉誠對3G和未來電信的前景非常看好,但也不是一味地蠻幹,而是有選擇有目的地競爭。李嘉誠表示,絕不能為了獲得每一個3G營業執照而無限制地競標。比如在德國的執照由於成本過於高昂,超過了和黃集團的預算,李嘉誠就選擇了退出。

李嘉誠一向知道何時應該退出,這可以說是他的生意長盛不衰的秘訣之一。他常常告誡人們說,在管理任何一項業務時都必須牢記這一點。因此,在對電信投資方面,李嘉誠的主張從來都是穩中求進,和黃集團事先都會制定出預算,然後在適當的時候以合適的價格投資。

對於電信投資,需要時間來建立網路和消費者群體,然後收穫的季節才會來到。

有關研究報告預測,到2010年,全球的3G使用者產生的收益將達到3220億美元。然而,每位使用者產生的平均效益(ARPU)將繼續下降,預計將由當年的每月30美元下降到2010年的每月20美元。未來9年內將有30%的人使用移動業務,而這其中又將有28%的人使用3G業務。報告還指出,亞太地區是發展3G業務最有力的地區,3G市場收益將達到每年1200億美元,使用者佔到全球的65%。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當時,對未來電信的發展,和黃已經計劃在將來3年裡在英國的專案上投入60億美元,在義大利的專案上投入51億。並計劃在2005年,這些業務能夠實現收支平衡。但交易依然是實現收入的手段,和黃已向KPN和NTT DoCoMo出讓了其在英國業務的小部分股權。但全球電信的不景氣使得尋找買家變得越來越難,而且大多數公司都面臨現金匱乏的困境。但是,即使如此,李嘉誠對未來電信的發展以及以3G為核心的戰略依然沒有改變。或許,以超人般的商業閱歷和敏銳的眼光看好未來的市場,正是讓這位奇才胸有成竹的原因吧。

市場真的那麼需要3G嗎?3G可以做什麼?誰更需要3G手機?

2004年5月的《經濟觀察報》登載一篇綜述報道說:

3G不能吃不能穿,它不能讓你看起來更性感,也不能讓你一夜暴富,它只是能夠實現移動通訊的高速頻寬的一類技術。

3G能夠做什麼?發揮你的想象力,想一想高速頻寬能夠做什麼吧!你的手機實時收看電視節目不再費勁了,你甚至可以用手機開視訊會議,可以下載很多程式來用,可以聯網玩線上遊戲,以及……

但你很少有機會在機場等飛機的那半個小時裡死活要看貝克漢姆或者姚明,你也基本犯不著在打電話告訴妻子今天不回家吃飯時非得露個臉出來,你每天最企盼的時刻是關掉電腦、不用理會什麼應用程式,你對遊戲的喜好同樣只停留在辦公時間裡……

3G已經被炒作得太久了,它已經被成功地描繪成了我們的未來生活,而且這種未來生活似乎已迫在眼前,你不想要都不行。

事實是,誰都不傻。就算你不說,也會有別人說。就算大家都不說,但是大家都不買賬。究竟誰更需要3G?

裝置製造商需要3G。

電信裝置製造商的客戶就是電信運營商,裝置商要想開創滾滾財源。如果不能讓運營商永遠為同一種產品掏錢,那就只能讓運營商永遠為自己的新產品掏錢。

因此,當看到數字蜂窩技術將移動通訊推上了下一個商業高潮時,裝置商自然怦然心動,這個高潮就是3G。“3G的概念就是裝置製造商提出來的。”電信諮詢公司BDA的總裁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對記者說。

事實上,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