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4章 街區

的中校,可楊璐璐卻看到小澤榮麗子揹著突擊步槍,軍靴側面還配有格鬥刀。

這樣的場景,只在楊璐璐幼年時代的記憶裡才會出現。

在西南軍區轄區,戰爭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結束。現在,新昆明基地市與和平時期沒什麼兩樣。基地地上部分與新城連為一體,空氣潔淨程度超過歷史任何時期,有充足的水和電力,居民可以享受諸多生活福利和醫療保健專案。由於生物戰爭造‘成’人口數量銳減,對新城範圍外區域的開發工作進度緩慢。尤其是那些早在幾十年前就從變異生物手中奪回來的廢棄城市,老宋也沒有太好的處置辦法。城市幾乎每個角落都長滿了雜草和蔓藤,與其說那裡是人類社會的文明遺址,不如說是從上個世紀遺留下來的廢墟。

雖然是廢墟,也是寧靜和安詳的。絕對不是如眼前這種時刻充滿死亡危機,吃人獠牙近在咫尺,隨時可能把命送掉的可怕境地。

敞開的基地大門顯然是專門為車隊預備著。當最後一輛越野車駛過地面黃線,厚重的鋼閘也從正上方徐徐落下,發出沉重的碰撞。

正前方是幾排相互交錯,形狀怪異的“牆”。那實際上是從甬道兩側及正上方伸展出來,能夠隨著電腦控制來回移動的電子防護壁。這種厚重的機械防護裝置最早是英國人開始運用。防護壁內部安裝有密集的槍炮射口,密度一般是每平米五挺12。5毫米重機槍,或者是四門20毫米機炮。供彈系統完全由機械控制,一條巨大的機械臂草操縱它們在整個甬道內部往復運轉。在左右兩側無法通行的情況下,一堵高12米,寬八米的防護壁足以擋住任何衝進基地的變異生物群。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轉換武器結構,把遠端火力改變為火焰噴射器。

車隊直接駛入甬道,在電子訊號指揮下,轉入一條用日本標註著“106號安全區”的彎道。

正前方是一片上千平米的廣場,車隊卻在廣場上越來越多的人群阻礙下,不得不停了下來。透過車窗,楊璐璐看見密密麻麻的人群正湧向幾輛似乎是剛剛開過來的卡車。尾部車廂敞開,士兵們從車廂裡拿出一個個包裝好的袋子或盒子,順序分發給聚集過來的平民。

“你們定的抵達時間很不湊巧。現在剛好是食品分發時間。”

小澤榮麗子的聲音從旁邊座位傳過來:“以前,我們每天只能分發一次。那時候的食物也很簡單,只是一個飯糰,配有一定的油脂和鹽,以及維生素藥片。現在,我們可以每天分發兩次,食物卻換成了沒有加工過的米粒或者麥粒。油脂和鹽的數量縮減了一些,維生素還可以勉強維持。”

楊璐璐從小澤榮麗子的話裡聽出了部分含意。現在的食物分發量差不多比過去增加一倍,也就意味著需要養活的人數量銳減,或者是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以日本的現狀來看,後一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他們只有板著指頭能夠數過來的幾座基地市。既然每天能夠分發兩次,當然是基地內部的民眾數量越來越少。

“新東京基地市的正常容納人口是三十萬。現在,各個地下區域都被廣泛利用,聚集在這裡的平民超過一百五十萬。從六十多年前開始,我們就不斷拓展新的居住空間,增建更多的空間農場。可是,做這些事情都需要原料。困擾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鐵礦石和各種稀有金屬。沒有它們,哪怕挖掘出再多的地下空間,也根本沒有利用價值。”

儘管兩個人在車廂裡都坐在後座,楊璐璐卻可以感受到小澤榮麗子眼睛裡發出的痛恨目光。日本從來都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這種延續了幾個世紀的困頓,直到他們挖掘至地下數千米以後也絲毫沒有改變。基地市選址非常重要,只有設定在礦脈豐富的區域,才能最大限度進行礦石精煉與地熱能源運用。日本地處火山頻發地帶,他們並不缺少能源,卻沒有用以擴充套件基地市的必要原料。

小澤榮麗子的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新東京不是設定在這片狹窄的島嶼,而是在另外一個資源眾多的大陸,生物戰爭格局肯定不會是現在的模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也絕對不會是日本人。

楊璐璐嘴唇微微露出一絲朝上彎曲的弧度。這不是她需要關心的問題,這些事情也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她看過太多比這更加悲慘的事情。這裡不是中國,她沒必要為了不同血脈的人產生同情,更不可能予以支援和幫助。

“我的時間不多。”

楊璐璐看了一眼手錶,神情冰冷地說:“如果你們不想談判,那我就現在離開。別用什麼民眾擋路之類的藉口來搪塞我。那不管用,我不吃這一套。”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