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的英國和之前一百年的英國沒有任何變化,老邁的紳士堅持著以往的傳統,越來越不合時宜,直到被淘汰。那些年的英國頑固的堅持帝國主義路線和自由貿易的教條,外交政策依然是千年雷打不動的維持大陸均勢原則。
說實話,這些都不合時宜了。帝國主義的什麼就不去批判了,維持大陸均勢的外交政策也不廢話,這兩點已經說過太多太多。現在說點經濟上的內因。
思維僵化和盲目自由就是英國經濟的死穴。由於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英國的精英們始終處於一種自我滿足的狀態的中。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等英國經濟學家所提出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在英國幾乎等於是經濟學聖經,是絕對不能違反和褻瀆的。
所謂的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其核心是強調限制政府行為、減輕稅負和自由貿易。19世紀這一理論是符合客觀現實的,所以我們能看到英國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不過這一理論的實現也是客觀建立在英國首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擁有超越其他國家的技術優勢這一前提之下。
只不過等到了19世紀末,這種技術優勢已經喪失殆盡,英國的工業能力和技術更新速度已經被美國、德國超越,繼續推行低稅、不干預的經濟政策幾乎等於在產業競爭上放任自流。19世紀中後期到1900年,美國的關稅稅率大概保持在40%到50%之間,這一政策有效的保護了美國國內的產業,使其獲得了超越英國產業的基本環境。比如在1869年美國國內來自外國的進口成品佔據市場份額大概是14%,而到了1909年時,這個數字就只剩下6%。
再反過來看英國,1880年之後的十年間,進口額的增長了大約7倍,英國從之前的出口國變成了國外商品的最大銷售市場。變成人家的商品銷售市場基本上也就等同於宰,這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是處於完全被動的位置,按道理說以英國精英們的智力,不會看不到這是很要命的事情,但現實卻是英國人幾乎對此熟視無睹。
為什麼呢?原因還是出在日不落帝國上,經歷過拿破崙時代、一戰洗禮的大英帝國獲得了全世界最廣袤的領土,截止到1931年英國共獲得了大小殖民地59處,殖民地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3480萬平方千米,所轄人口總數也達到了4.63億。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英國擁有廣袤的廉價初級原料產地以及同樣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可能有同志又要說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嗎?誰不希望家大業大呢?
是好處不假,但是也存在著隱憂。因為資源豐富、勞動力又廉價。對於英國的老闆們來說,只要從事最簡單的農業種植和開礦就能賺大錢,既然賺錢如此簡單,何必去搞複雜的工業,何必去攀科技樹呢?
其實後世類似的例子也不是沒有,什麼中東的油老闆、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以及北極熊都掉進了這個坑裡。對這幾家來說,石油資源大大的有,賣原油多簡單多方便,搞工業投資大見效慢,怪累得慌的。
所以我們能看到俄羅斯一直在吃蘇聯的老本,******也不過靠著賣石油賺了點錢就收穫了人民的愛戴。可一旦石油需求不旺盛,連沙特這樣的土豪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生活太優越也是有害處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一旦習慣的懶惰,再想勤奮恐怕是很難的。
英國人也是如此,龐大的殖民地給了英國人無數的機會,來錢太容易讓他們忘記了祖輩積攢這點家業的艱辛,一個個的都變成了敗家子。一個個都走容易賺錢的路子,不老老實實的攀科技樹搞技術革新,轉而去賣資源或者更乾脆的玩錢變錢的金融把戲,結果優勢是越來越小,直到被後來者趕上。
前面說了,其實英國在一戰後還是有機會的,以當時英國的金融資本的力量完全可以拿出很大的一部分資金來搞技術革新,並同時對殖民地進行真正的開發(而不是簡單的搞種植業或者乾脆掠奪資源)。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英國人並沒有這麼做,金融大鱷一個個是一毛不拔,而政治精英又盲目堅信前人的經驗,將自由貿易變成了教條,不可逾越半步。結果就是,進行貿易的基礎產業能力喪失而空有貿易額增長的表象,產業能力長期處於劣勢又導致貿易市場被新興國家逐漸佔領。國內市場被外國商品尤其是德國商品佔領後,又引發了國內上上下下的不滿和恐慌,經濟上的問題由此轉移到政治和外交領域,成為後來引爆英德矛盾的主要原因。
可能有同志又要說了,當年美國才是工業的no1好不好,德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