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62 樂觀一點

蘇聯的裝甲用鋼其實也是一部引進史,沙皇時代俄國的工業不發達,裝甲鋼質量並不好(從日俄戰爭時俄製戰艦的拙劣表現就能看出)很依賴進口(德國、法國、英國)。到了三十年代,蘇聯開始大力發展裝甲力量的時候,才開始系統的梳理冶金工業。

比如bt系列坦克的鋼材就是全面引進的美國技術,一直到了t-34時代,蘇聯的裝甲鋼才基本跟上了世界先進腳步(還是稍有不如的)。比如t-34使用的鋼材就是鉻錳鎳鉻鉬系的均質鋼(7d和8s兩個系列),這兩款裝甲鋼效能跟沙皇時代相比,自然是先進,但是同世界最先進的水平相比,還顯得不足,比如該鋼韌性不太好。

而現在,t-34、t-35乃至t-54統統使用的都是7d和8s系列鋼材,就拿t-54說吧,現在的t-54和歷史上的t-54相比防禦是有相當差距的,而這個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鋼材的問題。歷史上的t-54使用的是更先進的74d裝甲鋼,超出了7d系列幾條街。也就是說現在的t-54其實是縮水版的,和原裝正版行貨沒法比的。

而現在,李曉峰要求增加t-35的防禦力,但又不能做大的結構調整,那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更好的裝甲鋼了。那蘇聯現在有沒有更好的裝甲鋼呢?

很遺憾,暫時還沒有,雖然北方工業冶金實驗室一直在進行裝甲鋼工藝改進,但短時間內沒有太大的進展,反正至少無法很快搞出74d系列的鋼材來。

似乎這一條路也走不通?很快康斯坦丁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滲碳裝甲鋼了!”

所謂的滲碳裝甲鋼就是透過表面滲碳工藝提高鋼材表層的硬度。眾所周知,穿甲彈就是硬碰硬。如果鋼材的硬度超過了彈芯的硬度,那後者的穿甲能力就會被削弱,甚至是直接被折斷。

這個工藝其實一點兒都不稀奇。已經誕生了超過40年,從19世紀末期開始。首先由美國工程師哈維發明,然後德國克虜伯公司將其發揚光大,廣泛應用於船舶的裝甲鋼。

實際上德國人的在坦克的鋼材上也使用了滲碳工藝,普遍來說其表面硬度要超出其他國家一截。如果蘇聯也搞一款表面滲碳裝甲鋼用於坦克,似乎是解決防禦力不足的好辦法?

不過這個提議卻遭到了李曉峰的堅決抵制:“表面滲碳裝甲鋼沒有任何前途,而且浪費時間,不能用!”

某仙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得從表面滲碳工藝說起,首先要煉製出合格鋼材。並軋製成板材,然後將這些板材置於氣體或者液體滲碳室進行滲碳處理。而這道滲碳工藝相當的耗時間,幾個小時都難以滲透一兩毫米鋼材,想要得到合格的表面滲碳鋼那是需要大把的時間!

而現在,蘇聯沒這麼多時間可以浪費,與其這麼“精雕細琢”還不如多生產幾輛坦克划得來。更何況表面滲碳工藝很考驗技術,滲碳層不能太厚,太厚了影響鋼材的整體韌性,在高速穿甲彈的打擊下會崩碎開裂,反而降低了防禦力;同時滲碳層也不能太薄。太薄了又不起作用。這道工藝很考慮技師的經驗和水平,馬虎一點都不行!

德國二戰的坦克為什麼產量比蘇聯少那麼多,不光是因為德國人喜歡搞一些花裡胡哨複雜而又不過關的技術。滲碳鋼消耗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這不是李曉峰反對用滲碳裝甲鋼的最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這玩意兒沒前途。隨著apc(被帽穿甲彈)、apbc(截頭被帽穿甲彈)、apcbc(空心被帽穿甲彈),尤其是apcr(次口徑超速穿甲彈)的誕生和廣泛應用,徹底地宣判了滲碳裝甲的死刑。

就拿apcr來說,依靠高達1200米/秒的初速以及碳化鎢彈芯,使得耗時巨大的滲碳裝甲就跟一張紙一樣脆弱。不光是apcr,對於均質裝甲來說。空心破甲彈可不管你是不是滲了碳,一概無視之。李曉峰可不希望花費了巨大代價弄出來的滲碳裝甲用不了兩年就宣告死亡。那才是巨大的浪費。

看上去似乎無路可走了,無奈之下。某仙人也只能繼續作弊了。別人不知道後世均質鋼裝甲配方和工藝,他用點仙力就能從聚寶盆裡搞來,唯一讓他有些躊躇的是該選哪一種而已。

是的,擺在李曉峰面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山寨美帝二戰時期搞出來的cr-mo鋼(aisi4130)及其改進版4340鋼。這個4340鋼可是不一般,從m41坦克一直用到了m60,甚至在m1a2上依然在使用。

反正如果搞出了4340鋼,似乎蘇聯冶金部門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