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靠山的問題,還必須看到,此前烏克蘭方面軍可是遭受了很大的損失,讓德國南方集團軍群佔據了大半個烏克蘭,還將基輔圍得水洩不通。雖然這裡面很大一部分責任都在圖哈切夫斯基的瞎指揮,但圖哈切夫斯基有靠山,還很過硬,而沙波什尼科夫是光桿。隨便哪怕分擔一點責任都能讓沙波什尼科夫吃不了兜著走。他謹慎一點實在是太正常了。
再看看鐵木辛哥,這位比沙波什尼科夫還要跛腿,屬於被打倒的斯大林集團餘孽。政治上本來就是一塌糊塗,屬於那種不出問題都能隨便找出一堆問題處理掉的可憐蟲。他選擇明哲保身有錯?
說白了,擔當這個東西不是說有就有的,要麼你能豁出去一條命,要麼你得有天大的庇護傘。遺憾的是,這兩條全世界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所以沒擔當才是正常。
如何適應這種沒擔當的狀態,並且在這種極端不利的局面下大展拳腳幹出一番事業,也就是庸人和牛人的區別。而羅科索夫斯基則屬於後者。面對這種極端不利的條件,他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在積極的開動腦筋想辦法。
如何打破這些捆綁著他的鎖鏈,儘可能的為自己爭取有利的態勢,就屬於他首要的工作。
羅科索夫斯基幹得不錯,他相當清楚,傻乎乎一門心思去死守,那絕對連骨頭渣都不會剩,但他又不能放棄莫濟裡後撤。所以他採取了折中的辦法。
將手頭的部隊一分為二重新編組,將缺乏機動能力的步兵丟在了莫濟裡和卡林科維奇打巷戰。而將最精銳的裝甲部隊(除去那一部分基本無用的t-26)抽調出來,放在了卡林科維奇之後休整備戰。
“我只能依託城市消耗掉敵人裝甲部隊的勢頭。並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小規模反擊作戰打亂敵人的節奏……”羅科索夫斯基後來回憶道,“當然,僅僅做到這些還是不夠的,畢竟第6集團軍的兵力實在有限,我認識到了一點,不解決兵力上的問題,這一切是無解的。”
遺憾的是,羅科索夫斯基並不可能獲得上級的增援,此時紅軍普遍感覺兵力緊張。不管哪個方向都不可能抽出多餘的兵力。無奈之下,羅科索夫斯基也只能就地取材了。
“我們徵召了大批的公民。讓他們承擔修築工事以及監視觀察和放哨的任務。”
這一批臨時徵召的民兵高達五萬餘人,這些可愛的勞動人民在極短的時間內搶修好了三道防線。暗堡、反坦克壕和火力點更是遍佈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防禦縱深高達40公里。
其中相當一部分民兵還直接承擔了守備任務,僅僅卡林科維奇就組織了50個民兵營(每營100-200人),雖然戰鬥力無法和正規軍相提並論,但是在築有良好防禦體系的城市進行巷戰,仍能給德軍造成極大的麻煩。
正式這些寶貴的民兵填補了第6集團軍兵力緊張的缺陷,讓羅科索夫斯基能集中主力放在比較關鍵的方向,還能保持相當實力的預備隊,這是第6集團軍能堅持住的主要原因。
1941年9月29日。駐兵卡林科維奇城外的德國第二坦克叢集第10、第28摩托化步兵師打響了德軍總攻開始的第一槍。其所屬的工兵部隊與凌晨三時便開始清除前進道路上的鐵絲網和雷區,而主攻部隊在沒有炮火準備的情況下(因為之前一直在持續炮擊,也就沒必要進行炮火準備了),沿著工兵開闢出來的道路於半個小時之後發動了全面進攻。
羅科索夫斯基佈置在外圍的第一道防線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堅固,很快便被敵摩步第10師撕開了一個不小的口子,德國擲彈兵是蜂擁而入。
古德里安當天上午接到的前線戰鬥報告是比較樂觀的:“我軍進展順利,敵軍抵抗不甚頑強,預計可於下午二時達成計劃之目標。”
不過德國人高興得有點太早了,在下午,摸清了德國主攻方向的羅科索夫斯基,立刻命令保留在卡林科維奇的機動部隊進行反擊,剛剛吃過午飯還有點打瞌睡的德國兵觸不及防之下遭到攻擊,很快就亂作一團。
在一片混亂之中,德國人又拱手讓出了上午搶佔的陣地。這讓古德里安直皺眉頭:“我之前就知道,今天的戰鬥恐怕不會順利。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經過精心備戰,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布林什維克擁躉。他們對戰鬥異常狂熱,不止一次出現高呼口號抱著炸藥包摧毀我軍坦克的瘋子……”
古德里安對未來的戰鬥有一股不祥的預感,在給上級博克元帥彙報情況時,他說道:“游擊隊十分活躍,我軍補給不甚通暢,而當面之敵又十分頑強,而且從最近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