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0 威悉河演習

其實托洛茨基和圖哈切夫斯基也沒打算辭職,不過是口頭上威脅一下,來個逼宮。但誰想到斯維爾德洛夫直接就掀桌子,這下圖哈切夫斯基就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繼續昏天黑地的去搞作戰計劃了。

不過話也要分兩頭說,雖然總參謀部對未來如何去應對這場世界大戰沒有做出結論,但是相關的動員卻在有條不紊的開展。1939年11月,蘇維埃最高主席團就修改了兵役法案,將義務兵役的時間從三年延伸到五年,並開始徵召45歲以下的預備役軍官返回現役。

與此同時各大軍校也進行了一輪擴招,大量吸納有志文化青年參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技術兵種,比如工程兵、汽車兵、坦克兵和飛行員,其擴充的額度之大,簡直令人驚訝。

截止至1941年5月,負責擴軍工作的特里安達菲洛夫無不自豪的宣稱:“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培訓出了10萬名合格汽車兵和坦克兵,還訓練出了5000名飛行員。這樣的效率幾乎抵得上之前的五年。只有偉大的蘇聯才能完成這一奇蹟。”

當然,在美國參戰並徹底動員起來之後,這樣的成績也就馬馬虎虎了,不過畢竟美國的工業基礎和國民素質更高,完成這樣的動員也更加容易。

不過就在蘇聯上上下下都熱火朝天的大幹特幹時,國際上的形勢卻風雲湧動。吃掉了東波蘭這塊並不算肥美的蛋糕之後,希特勒當然不會滿足,對他來說東波蘭不過是大餐前的開胃菜中的一道而已。而另外的幾道開胃菜,小鬍子也已經選好了,丹麥、挪威被擺上了餐盤。

歷史上比法國戰役開始的稍早的挪威戰役應該已經打響了,但是讓李曉峰意外的是。小鬍子到了5月初期都沒有動作,難道這位真的見好就收了?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這樣的,因為蘇聯沒有透過《互不侵犯協定》。這讓小鬍子是相當緊張的,導致他早吞併了西波蘭之後。很是觀望了一陣,直到發現蘇聯是真的中立之後才下定決定拿下丹麥和挪威,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威悉河演習”計劃。

5月9日,也就圖哈切夫斯基的方案再次被否定的那一天,德國突然襲擊了丹麥和挪威,其理由是防止英法干涉丹麥和挪威內政,切實地維護兩國的中立。

當然,這根本就是個幌子。誰都知道,真正讓小鬍子關注的是什麼——鐵礦,當然其次的還有鉬礦。不過在當時來看,鐵礦更重要,因為德國每年40%的鐵礦依賴從瑞典進口,這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又是從挪威的納爾維克起運。一旦挪威投入英法的懷抱,或者乾脆英法封鎖挪威海域,德國的戰爭機器恐怕就開不起來了。

這完全是有可能的,比如時任張伯倫內閣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就提出在挪威海域大量佈雷,徹底封鎖德國從瑞典進口鐵礦石的通道。不過可惜的是。當時的英國政府沒有這個魄力,拒絕了丘吉爾的提議。

說起來丘吉爾這貨也是個壞胚,眼看著直接封鎖挪威不可能被內閣同意。他就換上了另外一招,開始不斷地在公共場合對挪威喊話,要求挪威放棄中立一起加入對抗德國的大家庭。

當然,丘吉爾知道挪威政府恐怕是不會答應他的提議的,他這麼做目的其實有兩個:第一,讓德國人感到緊張,製造出英國準備拖挪威下水,以便切斷德國重要戰爭資源來源的可能。第二,利用德國給挪威施加壓力。從側面動搖挪威對中立的信心,迫使挪威向英法靠攏。

丘吉爾確實是老謀深算。不過是隔空喊了幾句話,就讓挪威和德國的關係趨於緊張。不要小看了這些該死的英國佬。幾百年來在歐洲大陸合縱連橫,讓他們深諳其中的權謀之道。

實際上歷史上的丘吉爾也是相當瘋狂的,在挪威問題上是想出了不少損招。比如,冬季戰爭爆發時,丘吉爾就提出可以藉著援助芬蘭抗擊蘇聯侵略的幌子,直接出兵登陸納爾維克,並沿鐵路線進入瑞典境內佔領基律納鐵礦,從而同時達到遏制德國和蘇聯的目的。當時對於丘吉爾的這個計劃,連法國人都表示贊同,準備搞一個英法志願軍前往挪威。

丘吉爾的這個計劃怎麼樣?可以說是異想天開,也可以說是兵行險招,更可以說就是在賭博。姑且不說直接出兵兩個中立國在外交上會陷入什麼的漩渦,就說蘇聯和德國可能會做出的反應,都會直接毀掉英國。

被丘吉爾這麼一弄,德蘇兩國還真有可能從貌合神離的互不侵犯條約走向真正的結盟,到時候英法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將遭受兩個新興集團的強有力挑戰。以二戰初期英法的那個慫樣,被爆菊的可能性超過八成。

得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