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意外的是,鐳射器發明之後,蘇聯軍方對鐳射陀螺的興趣並不大,反而對鐳射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十分的感興趣。
首先對鐳射產生興趣的是空軍,鐳射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的特性讓空軍萌生了一種鐳射駕束制導的想法。所謂的鐳射駕束制導並不是後世大行於世的鐳射制導炸彈或者鐳射制導炮彈的那種制導方式,後世用的是鐳射半主動制導。
鐳射駕束制導簡而言之就是鐳射制導系統瞄準目標並連續發射鐳射,位於導彈尾部的鐳射接收器接收鐳射,然後控制彈體像“騎”在鐳射上一樣沿著光束中心飛行。
也就是說,鐳射指向哪裡,導彈就緊緊“咬住”鐳射飛過去,直到擊中目標位置。這種制導方式倒是簡單,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制導距離有限,必須得看得到目標且用鐳射發射器對準目標才行,因此只適合短程導彈使用(多短呢?一般在三公里以內)。而且這種制導有一個問題,鐳射接收機因為要放在尾部。和發動機噴口有干擾。
而後世廣泛使用的鐳射半主動指令制導,其鐳射接收器設在彈頭部位,並且其鐳射目標指示器和發射器可以分開架設。從而可以實現較遠的射程。
在1943年,以蘇聯的科技實力。僅僅能夠實現鐳射駕束制導。可能有同志又問了,之前不是有說過空軍研發了電視制導導彈嗎?電視制導也不比鐳射制導差太多,為什麼空軍要在戰時另起爐灶呢?
原因很簡單,就出在發動機上了,為了實現空軍要求的較大威力的戰鬥部(500公斤以上),新型電視制導導彈的火箭發動機有點入不敷出,推力嚴重不足。如果要實現空軍要求的1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那就只能將戰鬥部的重量限制在100公斤以內。剛才說了。空軍希望威力大點,因為之前的實彈檢測發現,第一代電視制導原件效能有限,制導精度在50米左右,這樣大的誤差需要大威力戰鬥部。
那麼問題來了,戰鬥部的威力上去了,發動機就背不動了,而更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還在研發之中,無奈之下空軍只能用活塞發動機對付,而活塞發動機一個是體積較大。另一個就是螺旋槳的佈置對導彈整體射擊干擾很大。電視制導的導引頭必然要佔據導彈頭部,那發動機就只能挪到尾部,而發動機放尾部進氣又麻煩。當然最主要的是那個螺旋槳太佔空間了。一般的戰術飛機根本沒辦法帶。
所以,空軍對第一代電視制導導彈的效能是不滿意的,而現在鐳射駕束制導似乎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導引頭不用放在頭部,那發動機和螺旋槳自然就可以前移,這樣的氣動設計更簡單而且蘇聯設計師也更熟悉。至於螺旋槳的體積問題,因為鐳射駕束制導的射程有限(前面說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離內,不需要發動機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槳也可以小一點。所以問題就統統解決了。
很快匆匆趕製出來的第一代鐳射制導導彈就誕生了,1943年10月就進行了第一次實彈測試。可見戰時的效率有多麼驚人。不過效率之所以這麼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軍對高空地毯式轟炸的效果極其不滿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擊精度和減少遠端轟炸機出動的架次(為了減少損失)。
哪怕是第一代鐳射駕束制導導彈實際有效射程僅有兩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夠精確地打擊目標,空軍也認了。
那麼實彈測試的效果如何呢?應該說還是不錯的,當轟炸機四平八穩的用鐳射瞄準目標,並穩穩當當的發射導彈後,導彈很精確地摧毀了目標。
這個成果讓空軍大喜過望,馬上一口氣就訂購了五十枚這種導彈。什麼,有同志說這個訂貨量小得可憐?這你就不懂了不是,這是導彈,不是炸彈,尤其是早期的鐳射器生產成本高、合格率又低得可憐(最早期完全的靠某仙人作弊),導致這種武器價格驚人。每一枚這種導彈的價格抵得上兩架圖-2轟炸機!
而且這五十枚的產量就足夠剛剛成立不久的彩虹機械製造設計局忙活一年的了。再多了,彩虹設計局也生產不出來。
第一批四枚kh-1導彈在1943年12月投入了實戰,用於攻擊德軍在東波蘭的橋樑,初次作戰中兩架圖-3轟炸機在機翼下各懸掛兩枚,分別攻擊了兩座橋樑,成績是命中一枚、失的三枚。看上去kh-1導彈的命中率僅僅只有可憐的25%?似乎是慘不忍睹?
不過空軍對此卻比較滿意,為什麼呢?因為攻擊這兩座橋樑僅僅投入了兩架轟炸機和十幾架護航戰鬥機,而且在轟炸中無一損失。況且準確命中的那一枚成功的摧毀了橋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