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52 先進動力戰鬥機(下)

並不是歷史上那個w型氣缸的怪物,而是基於vk-107的深度改進,增加了渦輪增壓裝置並最佳化了可靠性,最大功率提高到了兩千馬力,這讓裝備了這種發動機的雅克-3m2各項效能穩定的超越了fw-190d,尤其是高空效能方面有了極大的改善。

改進了發動機的不僅僅只有雅克-3,已經投入生產的拉-7也開始換裝功率更大的ash-71發動機。前面說過。歷史上這種十八缸星型活塞是超級坑爹,進化成為ash-73之後才堪用。但是這個時空因為有李曉峰的干預,ash-71的效能尤其是可靠性有了極大的提高。前面蘇霍伊設計的蘇-6就採用這種發動機。而此前一直用ash-82系列發動機的拉沃契金也看上了這種大功率發動機,經過簡單的試飛。就將其用在了拉-7的生產中。

不得不說ash-71確實是個香餑餑,盯上這款發動機的不光有蘇霍伊和拉沃契金,另一邊生產轟炸機的圖波列夫也看上了這款發動機,準備將其用在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上。

其實歷史上也是圖波列夫首先在山寨版b29也就是圖-4上首先應用ash-71的改進版ash-73。根據對比試飛,蘇聯版本的b29比美國原版的早期型b29還強點,至少發動機上是強點。

美國人最初在b29上使用的萊特旋風的r3350星型發動機可靠性相當的有問題。原因很簡單,星形發動機靠空氣冷卻,而其氣缸環繞在傳動軸四周。一般是5個、7個或者9個圍成一圈。

星型發動機氣缸多了發動機直徑自然也就大了,然後空氣阻力就大。而且圓周的空間是有限的,氣缸越大一圈能容納的氣缸就越少。如果還想增加氣缸數量,辦法是在第一排星型氣缸的後面加第二排。

你想想,氣缸要靠風力冷卻,自然是第一排迎風的氣缸散熱更好,而後面那排氣缸散熱肯定沒第一排那麼好。最極端的是二戰末期美國弄出4排28缸發動機給b-36遠端轟炸機用。顯然4排散熱會相當困難,而且b-36為了增加航程螺旋槳放在機翼後面(其實其發動機反著裝)導致設計中最耐熱一排氣缸放在最前面,最不耐熱的氣缸在最後面最熱的地方,結果經常著火。這就有了b-36被戲稱的6臺發動機兩臺在冒煙。兩臺在著火,另外兩臺已經燒燬了。

而最初版的b29就也是多排星型發動機,其氣缸始終面臨著過熱的問題。美國人的解決辦法是直接換了一款更好的四排28缸的r4360。

財大氣粗的美國人當然可以這麼幹,而蘇聯就沒有那個底氣了,只能吊死在ash-71這棵樹上,死磨硬泡搞出了ash-73。比較有意思的是,當美國人得知蘇聯山寨了b29時,表現得很輕蔑,認為蘇聯的山寨貨一定不如他們的正版。不過實話實說,這種認識是有問題的,因為圖-4還真比早期型的b29強。原因就在發動機上。

早期型的b29用的是18缸的r3350,不光是可靠性有問題。最大功率也只有2200馬力。對於龐大的空中堡壘來說,這個動力是有點不夠的。而蘇聯的圖-4用的是ash-73。最大功率2400馬力,比r3350強一些,自然的圖-4的效能也就好一些。

只不過美國人始終認為ash-73就是r3350的復刻版,始終瞧不起俄國人。但是實話實說,ash-73和r3350沒啥關係,雖然兩者都是18缸星型發動機,但俄國人真沒山寨r3350,其技術源頭是ash-71。當然如果美國人硬要說ash-73跟他們有關係,那也能給ash-73找一個美國爹,畢竟這一系發動機都源自萊特旋風的九缸發動機。

言歸正傳,當拉-7換裝了ash-71發動機之後,效能是直線提升,畢竟ash-82fn發動機只有1850馬力,而ash-71是標稱2400馬力,當然實際上因為生產工藝和技術的問題大部分產品都達不到這個功率,實際使用功率在2100馬力到2200馬力之間。不過這對拉-7來說也足夠了,增加的馬力數將其最大速度提高了30千米/小時樣子,足以跟fw-190d一較高下。

更何況效能更好的拉-9投入生產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和拉-7稍有不同,拉-9將換裝效能更穩定的ash-73,最大功率能維持在2400馬力的水平。哪怕是拉-9增加了起飛重量最大飛行速度依然較拉-7有小額提升,對拉-9來說唯一的問題是ash-73的壽命很不理想。好在紅軍對飛機的壽命並不是特別在乎,也就湊活著用了。倒是伊留申被坑得挺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