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其中第十集團軍已經基本被殲滅,包括集團軍軍長、參謀長在內的所有高階軍官全部壯烈犧牲,包圍圈裡殘存的部隊全部由基爾波諾斯上將統一指揮。
當然,統一是統一了。但戰鬥力真心是不剩多少了。在此時。兩個集團軍已經只剩下五萬餘人在繼續戰鬥,其餘要麼死了、要麼被俘或者從認為的失蹤了。
甚至一度基爾波諾斯上將親自上陣,指揮一個反坦克炮組在短時間內摧毀了德軍的五輛坦克,其中至少有一輛是他親自操刀的……現實是殘酷的,蘇萊尤維克郊外根本就無險可守,用基爾波諾斯上將本人的話說:“在蘇萊尤維克,從地上剷出幾鍬土,堆上幾個沙包就算是工事(引自基爾波諾斯上將本人的戰地日記。這份寶貴的資料在最後時刻來臨之前由其參謀帶走,他是整個第三、第十集團群活著突出包圍圈倖存下來的131個人之一。”
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司令官寥寥數語也凸顯出了形式的嚴峻,情況真有那麼糟糕嗎?
實事求是的說,真有!按照軍委之前就地防禦等待救援的指示,第三和第十集團軍在野地裡構築了一片半徑五到十公里的“堡壘”防禦圈。不過,因為缺乏重型機械,緊急挖掘的戰壕雖然遍佈“堡壘”,但絕大多數都不合格,一個一米八的斯拉夫大漢往戰壕裡以蹲。弓著腰有時也要露出一個腦袋在外面,而戰壕上更是缺乏由重武器構成的支撐點。
更糟糕的是彈藥缺乏讓基爾波諾斯上將大傷腦筋。尤其是榴彈和高射炮彈,幾乎都是打了今天沒有明天的那種。指望空運更是一點兒戲都沒有,野地裡可沒有機場,而在德軍的炮火封鎖下,也沒有飛機能夠降落。
基爾波諾斯只能寄希望空軍能給力一點,多空投一些給養,不過問題是,因為戰場過於狹小,而且德軍又掌控了制空權,空軍的運輸機只能高空空投,而空軍的運輸機又相當有限,這導致空投下的那點兒本來就很少的給養相當一部分還落在了德軍那邊。
久經考驗的基爾波諾斯很清楚,第三和第十集團軍覆滅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這個時間很快就明著擺在了基爾波諾斯面前,在八月三日,當軍委向他傳達瞭解圍無望令你部繼續堅守的命令後,他就知道最後的時刻要到了。
基爾波諾斯並不打算投降,作為一個軍人,一個**員,他有屬於自己的驕傲,他寧願站著死也不願意跪著活。在當天,他向包圍圈裡的部隊下達了一項指示:“不願意繼續戰鬥的人,可以放下武器走出戰壕向德國雜碎投降,作為軍人你們已經盡力了,我不怪你們。願意和我一塊共赴國難的可以留下,接下來第三和第十集團將會戰鬥至不剩一個人,永別了,同志們!”
不能說第三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沒有一個人選擇投降,但可以肯定,那一部分絕對是少數,至少在基爾波諾斯下達了這一命令之後,他的部隊並沒有顯著減少,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他和他的小夥子們確實做到了戰鬥至一個不剩。至少德軍最後抓住的俘虜都是因為飢餓和極度的疲勞或者重傷而不能動彈的紅軍戰士,有多少呢?不過1ooo人。
對於兩個合起來幾乎有三十萬人的龐大集團軍而言,最後僅僅為德軍貢獻了不到五萬俘虜,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被包圍之初的混亂中被俘的,這個比例可以說是驚人。除了東亞戰場少數鬼子做到了類似的事,也就在沒有其他了。
對於蘇聯紅軍的頑強,套用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的話來說:“在蘇萊尤維克這個豆大的鬼地方,我們遇上了一群有著極高戰鬥素養的斯拉夫人,這幫該死的俄國佬,讓我傷透了腦筋……”
在八月四日凌晨,察覺到紅軍救援部隊主力開始撤退之後,德軍陡然加強了對第三和第十集團軍的打擊力度。靜悄悄的黎明過後,漫天飛舞的炮彈宣告了德軍進攻的開始。成群結隊的二號坦克和三號坦克在裝甲擲彈兵的掩護下向紅軍的陣地動了一輪輪潮水般的進攻。
面對著眾多的敵人,紅軍戰士們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鬥志,不止一次有戰士抱著炸藥包同敵人坦克同歸於盡,不止一次有紅軍戰士打掉最後一顆子彈,然後毅然決然的拉響手榴彈衝向湧上來的敵人,他們用最頑強的鬥志和不朽的精神告訴了德國人鋼鐵是怎麼煉成的!
激烈而殘酷的戰鬥從黎明一直持續到日落,真不知道德國佬是怎麼想的,在這天晚上,他們居然冒冒失失的派出了談判代表,以勝利者的姿態要求基爾波諾斯和他的小夥子們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這種自討沒趣的做法非但沒有任何意義,反而還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