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3 升級

ps:看《天兵在1917》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到底是什麼武器讓德國人如此的狼狽呢?這還得從1929年說起,那一年蘇聯開始了全面的工業化,而在李曉峰的命令下,北方工業、諾基亞也開始為未來的戰爭做準備,上馬了一系列的武器工程,比如前面說過的54號工程。

其中專門為海軍上馬了一個630工程,其實按照某仙人的意思就是六管三十毫米加特林炮工程。不過該工程剛剛開始預研的時候,並不是直奔六管加特林炮去的。某仙人還是給了北方工業的工程師一定的自主權,最開始這個630專案其實只是艦載小口徑防空火炮工程的代號而已。

從1929年開始,圍繞630專案,北方工業首先開始了一系列的技術引進與合作。比如說從瑞士的厄利空公司和瑞典的博福斯公司引進小口徑身管的製造技術。

可能有同志覺得奇怪,不就是小口徑速射防空炮嗎,很難嗎?以俄國的技術儲備難道搞不定?

還別說,真有一定的難度,火炮身管的製造技術,誠然口徑越大技術要求就越高.但是除了口徑之外,倍徑對身管的製造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麼說吧。倍徑越大難度也是直線上升。中小口徑的速射防空炮雖然口徑不大(普遍不超過40毫米),但是其倍徑卻非常驚人,一般都是超過六十倍口徑。而這種小孔深鑽技術對車床的要求就非常高了。不光是車床的問題,倍徑越大身管本身的冶金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反正當年的俄國在這個方面真心是不算強。

而瑞士和瑞典在這種高精度加工和冶金方面卻相當強悍,不管是二戰中大名鼎鼎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還是厄利空的20毫米高炮,都是廣泛的在交戰國使用。而二戰後,厄利空更是搞出了劃時代的神器gdf35系列高炮。至於博福斯也把40毫米高炮發揚光大。反正這兩家是這個方面翹楚。

在三十年代初期。北方工業是全面地引進和吸收了這兩家的技術,幾乎可以說北方工業火炮方面的技術完全傳承自這兩家。當然吸收的重點也有所不同。高炮方面更傾向於厄利空,而在大口徑長身管火炮方面則拜博福斯為師。

可能有同志又要問了,以二戰高炮的表現來看,博福斯似乎更強。為啥學厄利空呢?

實話實說,當時北方工業的技術人員也不理解,因為這是李曉峰的硬性要求,那廝根本看不上博福斯的40毫米高炮,而且蘇聯國內已經山寨了這個40毫米高炮,北方工業何必重複建設呢?

李曉峰認為以博福斯40高的效能,應付二戰初期的空中威脅可能合適,但是越往後期走,40高就越力不從心。君不見二戰末期為了應付“神風”美國人直接搞了76毫米的全自動高射炮,原因就是博福斯40射速和威力已經不夠用了。

李曉峰覺得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傳統的管退炮已經註定要淡出艦載小口徑高炮領域。為了搶佔制高點,應該早做準備。未來的趨勢是什麼?還不是全自動的加特林炮。

所以在1931年,引進技術之後的第二期工程中,李曉峰就強硬地推翻了一切基於現有自動原理的高炮方案,北方工業開始瞄準加特林和加斯特方案。加特林就不用說了,這是轉管炮。

加斯特大家可能不熟悉。這是轉膛炮,說白了加斯特原理可以理解成彈膛旋轉的火炮。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將武器的供彈、裝填、擊發、拋殼等動作分開,平行進行,即在射擊過程中炮管不轉,只是幾個彈膛在轉輪帶動下依次轉到對準炮管的發射位置。在一個彈膛發射的同時,其餘彈膛退殼和裝填,這樣由於動作自動重疊進行,所以縮短了迴圈時間,提高了射速。

經過一段討論和研究之後,加斯特自動原理很快就被放棄了,雖然重量較輕,但不能達到某仙人期望的射速,而且壽命比較短。最後專案確定為6管30毫米加特林方案。

從1931年開始,圍繞這門防空炮北方工業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和技術攻關,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在1935年3月份,第一門樣炮終於完成。

該炮採用六根三十毫米身管,最大射速3000發每分鐘,看上去技術指標跟後來的ak630很接近,但並不是ak630的山寨版。因為從自動方式和彈藥,這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火炮。

630專案的樣炮並沒有採用ak630的內能源方式,而是採用了外能源方式,由電機驅動。為什麼沒有采用更俄國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