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90 碰運氣

此時日本人並不確定美國的航空母艦還呆在珍珠港。而這就給南雲忠一的決策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所以當時他一面命令按照計劃去空襲中途島,另一面也彈射水上偵察機進行偵察

從後面的結果看這個決策很糟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的海上偵察都是扇形覆蓋,同時起飛一批偵察機,每一架搜尋一個小扇面,從而覆蓋較大的海域。但是這樣的偵察行動有要求,那就是這一批偵察機最好是同時起飛,如果起飛的時間差拉得太長,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會錯漏目標。

而此時南雲忠一就碰到了這種蛋疼的情況,重巡洋艦利根號的彈射器出了故障,兩架水上偵察機延遲了半個小時才起飛。與此同時築摩號的一架偵察機因為引擎故障也被迫返航,而坑爹的是這三家偵察機前往的海域跟美國艦隊息息相關,尤其是築摩號那架所覆蓋的海域,正好是美國海軍活動的區域。

當然,站在後來者的角度看,南雲在這次的決策中其實還有更大的問題。按道理說。既然知道近藤信竹已經暴露,又知道二式大艇沒有完成偵察,不能確定中途島海域究竟有沒有美國特混艦隊。那此時他作為機動艦隊司令。首先要做的就不應該是去空襲中途島,哪怕是僅僅派了一小半戰機並且把相當部分精銳飛行員留下了。也不應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從那一刻開始,南雲忠一就掉進了一個坑裡,究竟是打中途島還是美國航母,他處於反覆被動的掙扎當中。從他這個決策本身來說,似乎就跟米號作戰一樣準備面面俱到,但問題是日本海軍沒有面面俱到的能力。

看似留下一多半的精銳飛行員並給剩下的戰機裝上魚雷是個辦法,一旦等偵察機發現了美國海軍就可以立刻出擊,與此同時又不耽擱空襲中途島。似乎是不錯。但是細細地想一想,36架艦爆和36架97式艦攻足夠搞定中途島嗎?

恐怕是有困難的,而後來空襲行動也證明了這一點,友永丈市大尉後來就報告南雲需要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波次打擊。我們可以試問一下,如果一開始南雲就全力出擊,恐怕是不需要對中途島進行補刀了吧?

而南雲這個折半的作戰策略後來就被證明是相當的蛋疼,攻擊中途島的第一波攻擊波返航時,問題就集中爆發了。之前為了打擊可能存在的美國艦隊,南雲忠一下令掛魚雷和穿甲彈,但是隨著中途島沒有被打垮。他不得不進行第二波次攻擊,這就要改掛高爆彈。這就是第一次折騰。

而等到偵察機報告發現了美軍的航母之後,南雲就蛋疼了。為了打擊美軍航母,只能將高爆彈又拆掉,重新掛回魚雷和穿甲彈。而與此同時攻擊中途島的第一波次艦載機又正好要降落,除非不管這些飛機讓他們全部掉海里,否則南雲只能停止起飛作業,改為優先回收艦載機。這時將耽誤大量的寶貴時間,更關鍵的是,讓日軍的空勤人員疲於奔命,無奈之下只能暫時忘記安全操作規定。將大量的高爆彈丟在甲板上。

可見,南雲是一步棋走錯了。後面是想改都改不會來了。作為機動艦隊的指揮官,從一開始他就不應該蛇鼠兩端。要麼全力攻擊中途島要麼乾脆先待命等偵察結果再做決定。不管是選哪一個都比他那個折中的辦法強。

當然南雲忠一不光是決策有問題,運氣也是相當的不好,不光是前面說的偵察機起飛晚了的倒黴事。更糟糕的是,在其發動對中途島的第一波攻擊的同時,從中途島起飛草莓五號就發現了他的艦隊,美國人搶佔了先機!

而我們關於中途島的故事就要從這一刻說起,之前說了,當草莓九號發出那封誤導電報之後,尼米茲要求紅海軍派遣偵察機去相關海域進行偵察。蘇霍伊立刻就執行了這道命令,立刻起飛了四架ro-2前往事發海域。

當時這四架ro-2往油箱裡加滿了油,以最快的航速向事發海域趕(為了節約時間),而當他們抵達相關海域之後,很快就發現了近藤信竹的第二艦隊。

該艦隊規模也是相當龐大的,擁有一艘航空母艦(瑞鳳號),兩艘水上飛機母艦(千歲號和神川丸號),兩艘戰列艦(其實是戰巡金剛號和比睿號)、八艘重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以及21艘驅逐艦和14艘運輸艦。

從艦隊規模上說比南雲的第一航空艦隊還要大,當然真實的戰鬥力方面,南雲甩開近藤一條街。可想而知當紅海軍的飛行員發現如此龐大的一隻艦隊,而且還確信其中至少有三艘航空母艦時(只辨認除了瑞風號,另外將其他兩艘運輸艦誤認為航母),那樂子可就大了!

是的,當庫茲涅佐夫和蘇霍伊收到這項情報時,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