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04 夜戰(2)

窗看到了果敢號打響了第一炮。

這讓他有些驚奇,果敢號為什麼沒有等待他的命令就開火了呢?

原因很簡單,尤里西奇的對海搜尋雷達總算勉強能用了,開機之後他是大驚失色,在他的尾部至少有七個訊號反應,而且隨著時間推移,第八個、第九個甚至第十個訊號反應也出現了。而且從訊號的位置、航向和航速看,這些日本人絕對是衝著艦隊來的。而且從敵人的隊形看,這顯然是準備發起雷擊了。

而此時,科科林上校那邊是毫無反應,這讓尤里西奇是急得直跳腳,如果放任敵人從容發射魚雷,後面的結果將不堪設想!所以他是用無線電不斷地呼叫科科林中校,希望中校同志趕緊做決定。但是讓尤里西奇鬱悶的是,無論他怎麼大呼小叫科科林中校都毫無反應(摩爾曼斯克號在那時忙著跟旗艦基輔號聯絡,顧不上回應尤里西奇),著急上火的尤里西奇無奈之下只能決定自己單幹了。

“給我接尊貴號……布林基奇同志,後面是敵人……很明顯了,我準備搶先攻擊,決不能讓他們佔據有利陣位……什麼。你還要等待命令,該死的!”

很顯然,跟果斷的尤里西奇相比。布林基奇就沒有那麼果斷了,他屬於典型的紅軍軍官。習慣於等待上級的命令,缺乏獨立判斷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對於果敢號來說,情況就有些不妙了,科科林那邊沒反應,布林基奇又沒卵.子,單獨一艦迎戰成群的敵人可不是一個好選擇。不過尤里西奇一旦下定了決心就會做到底。

“發射魚雷,我知道這麼遠的距離可能打不中,但我就是要讓敵人知道。我們發射了魚雷!”尤里西奇後來回憶道。

很顯然,尤里西奇的想法是朝著日艦可能佔據的陣位發射魚雷,迫使敵人不能佔據那個位置,順帶著能打亂一下敵人的節奏,這可以為友艦爭取更多的時間。

作為一款防空型驅逐艦,果敢號只有一座五聯裝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紅海軍的53-39魚雷(53代表口徑533毫米,39是研製的年份),這種蒸汽瓦斯魚雷效能還湊合,51節時最大射程是4000米。39節時最大射程是8000米,34節時最大射程米。

當時,日艦和果敢號的距離在7500米左右<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按道理說他應該選擇39節航速這一檔。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尤里西奇選擇的是34節這一檔。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呢?

按照常規的理念,在有效射程內自然是速度越快越好,那樣留給敵人的反應時間就少,容易擊中目標。而現在尤里西奇卻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這不是瞎搞嗎?

請注意,這並不是瞎搞,而是有原因的,原因在於最新型的53-39魚雷安裝了一套比較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請注意。我說的是自動控制系統,而不是自導系統。雖然聲導魚雷很快就要投入戰場了。但當時的蘇聯真沒有!

這種所謂的自動控制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介紹一下吧,一般的直航魚雷攻擊目標的方式很簡單。設定好航速和深度以及離散角,發射後直接奔著目標衝過去,擊中了算運氣好,打不中也正常。

但是有自動控制系統的魚雷攻擊模式跟普通的直航魚雷不同,普通直航雷就是一錘子買賣,打不中就歇菜。但是有自動控制系統的魚雷卻可是設定折返點——所謂的折返點就是這枚魚雷航行到規定的路程時就開始轉向(角度可控,可以是原路折返,也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就看發射之前怎麼設定了)。這種帶有自動控制系統的魚雷在第一次攻擊沒有擊中目標之後,就會按照發射前設定的折返角度轉身發動對目標的第二次攻擊。甚至如果控制系統夠先進魚雷的航程也夠大,還可以設定多個折返點,讓魚雷多幾次攻擊機會。

這樣的魚雷無疑比一錘子買賣的直航雷高大上了不少,在二戰中也屬於黑科技之類的玩意,比如德國人在g7系列魚雷中就應用了這方面的技術(也就是所謂的fat和lut系統)。透過發射前的設定,這種魚雷可以在走z字形多次攻擊目標(主要用來攻擊船隊)。而且和後面的聲導魚雷相比,自控魚雷技術要求低很多,在二戰後德國的黑科技就被戰勝國瓜分了,蘇聯也用來改進了當時其主力魚雷53-39,後來出口了相關技術給土.共,土.共的魚1(53-39的復刻版)也有這樣的能力。

當然,這個時空有某仙人在,這種不算黑科技的黑科技自然是能早點用就早點用,所以53-39魚雷定型之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