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的工匠用一隻蒸餾釜煉出了羅馬尼亞第一桶燈用煤油。這樣一來,鎮上的人家和街道都能用煤油燈照明瞭,很快這個訊息就傳遍了普洛耶什蒂地區。
而當地的人這才發現,原來他們的家鄉早就有關於出產石油的記載。大約在兩個世紀以前,一名叫巴迪納斯的傳教士就曾在自己的日記裡寫道:“普洛耶什蒂的一些地方,當地人挖坑撈取石油。”同樣的記載還出現在1716年,一位摩爾多瓦親王寫道:“莫伊內什蒂附近的塔斯勞河兩岸有油苗,當地人用溢位地表的石油潤滑他們的馬車軸!”
普洛耶什蒂這個名字註定要聞名世界,因為石油這種東西,在工業中的價值。已經絕不可能僅僅是“潤滑馬車軸”了。
在1857年,普洛耶什蒂就建成了第一座煉油廠,當年就出產原油275噸。要知道直到兩年之後。美國人才打出全國的第一口油井。很快,發現了商機的投機者就蜂擁而至。而其中動作最快的就是英國人了。他們率先出資700萬列伊(羅馬尼亞貨幣)創立了羅馬尼亞第一家石油公司沃萊欽石油公司。此外另一家石油公司索伊茲石油公司也擁有英國背景。
當然。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石油公司來自於德意志,這家叫做斯泰瓦.羅馬納的石油公司佔據了羅馬尼亞石油產業份額的60%!
而外國資本的注入,直接刺激了普洛耶什蒂的石油產能<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1896年,羅馬尼亞全國一年僅僅生產了八萬噸原油,而到了1900年,就達到了24.7萬噸,使羅馬尼亞成為僅次於俄國的歐洲第二大產油國。
只不過羅馬尼亞人絕對沒有想到,成也蕭何敗蕭何。1915年出產了158萬噸原油的她變成了香餑餑。迫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威脅,羅馬尼亞加入了協約國陣營,而這也導致其遭到了德國的直接入侵。為了避免德國獲得寶貴的石油資源,在英國的幫助下,羅馬尼亞幾乎摧毀了自己所有的石油產業。到1917年,羅馬尼亞的石油產能才恢復到1914年的三分之一。
一戰結束之後,羅馬尼亞的石油產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在1923年,該國就擁有178家石油公司和63家煉油廠,原油產能也達到了186萬噸。而到了193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夜,該國原油產量高達870萬噸。而且其阿斯特拉.羅馬納煉油廠也成為全歐洲首屈一指的煉油廠。
可以想象在未來,七十公里長。二十五公里寬的普洛耶什蒂地區將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的重點關注目標。尤其是當羅馬尼亞被迫登上德意志戰車之後,這裡就成為了英國和蘇聯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之後,丘吉爾就曾經急切地詢問皇家空軍參謀長查爾斯.波特爾子爵:“關於空襲羅馬尼亞油田,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老煙鬼的判斷力是相當高明的,他很清楚,燃油是德國將戰爭持續下去的關鍵因素。而德國本身並沒有石油資源,大部分原油都依賴羅馬尼亞進口。
實際上早在戰爭爆發之前,英國人就竭盡全力地避免羅馬尼亞的油田落入德國人之手。英法兩國在1939年給予羅馬尼亞政府經濟援助以及軍事援助,從而壓制羅馬尼亞國內逐漸抬頭的民族主義思潮和越來越猛烈的要求外國資本退出本國石油開採的呼聲。
當時的張伯倫和達拉第以為。透過金錢收買以及軍事扶持就可以保證羅馬尼亞不再畏懼飛快納粹化的德國,從而乖乖跟著他們的指揮棒走。
但是這兩位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羅馬尼亞其實並不畏懼納粹德國,恰恰相反。民族主義思潮氾濫的羅馬尼亞對納粹的那一套相當的有好感。而真正讓羅馬尼亞人如坐針氈的卻是東部的蘇聯,後者當時正在施壓羅馬尼亞政府,要求其歸還得自上次世界大戰的原本屬於沙俄的領土(比薩拉比亞,也就是摩爾多瓦)。
蘇聯的壓力無形中抵消了英法的努力,羅馬尼亞人在百萬蘇聯紅軍的強大壓力下不得不向德國靠攏,隨著羅馬尼亞很快的法西斯化,以英國為首的西歐勢力很快被擠出了羅馬尼亞石油產業。
在蘇聯的“幫助”下,希特勒兵不血刃的獲得了羅馬尼亞的油田,而且這一次小鬍子完全不用擔心羅馬尼亞人像上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摧毀自己的油田了。
而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英國人竟然異想天開的試圖說服羅馬尼亞人摧毀自己的石油產業,為此他們願意“慷慨”的付出6000萬美金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