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11 各懷鬼胎(中)

從地圖上看,阿列克謝耶夫的說法似乎有道理,察裡津位於伏爾加河和頓河的匯集點,處於盧漢斯克的後方,向南直抵克里木半島,能夠溝通裡海、亞速海和黑海,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很重要的糧食基地。

如果能拿下這裡,就可以把整個烏克蘭的東南方向和克里木半島作為基地,然後就能順著伏爾加河和頓河北上,兵鋒能直指莫斯科。就算無法在莫斯科方向取得進展,也能溝通東北方向,跟烏法取得聯絡。反正,只要有一點軍事常識,就知道奪取察裡津確實是一步好棋。

坐在這個帳篷裡的,不管是科爾尼洛夫還是鄧尼金和弗蘭格爾,雖然都算不上什麼軍事家,但是最基本的軍事常識他們還是懂的。所以他們都同意奪取察裡津確實是個好想法。

但問題是,想法好,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夠實現。軍事家跟一般軍人的區別就是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但很可惜,這幾位都不具備這樣的素質。如果兵員充沛且人強馬壯,他們都有把握拿下察裡津。不過現在,人困馬乏士氣低落的情況下,去打察裡津,這幾位還真沒有把握。

鄧尼金就首先說道:“拿下察裡津是個很好的想法,但問題是,就算有弗蘭格爾將軍的支援,就算布林什維克的主要注意力都被捷克軍團所吸引了,以我們現在的兵力也無法完全保證能拿下察裡津。”

稍微一頓,鄧尼金很嚴肅地說道:“我必須提醒閣下。這是冒險,或者說是賭博,一旦失敗,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阿列克謝耶夫清楚這一點嗎?作為一個將軍。一個高階軍官,對此他是心知肚明的,以科爾尼洛夫和弗蘭格爾現有的兵力去打察裡津確實是在冒險,風險還很大!

既然如此,為什麼他要鼓動這個計劃呢?原因很簡單,政治需要。自從布林什維克同德國人達成了佈列斯特合約之後,俄國的形勢似乎是比較明朗了——就像列寧說的,一場內戰不可避免!

如果布林什維克能夠再下一城,消滅掉國內的反對派,那麼俄國今後半個世紀的走向就基本明確了。不用說共 產黨將開天闢地。反之。如果俄國國內的反對派造反成功。打垮了布林什維克,那麼俄國恐怕將恢復到老秩序,也就是像二月革命勝利之後的那種狀態。繼續亂下去,甚至會呈現出一種群雄軍閥割據的狀態。

當然,對於阿列克謝耶夫等人來說,這樣的混亂是可以接受的,至少遊戲又重新回到了他們所制訂的規則當中,就算是亂也是民 主的亂、高尚的亂、道德的亂。比布林什維克黑暗、殘暴的“秩序”要強一萬倍。

可以想象,在那種混亂的狀況下,對野心家們來說,是充滿了機遇的。不管最後俄國變成什麼鬼樣子,甚至分裂成幾塊幾十塊。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證,那才是真理。

這一點兒都不是開玩笑,在歷史上,在俄國內戰中,白軍的頭頭腦腦之間,可是一點兒都不團結,更談不上什麼和睦。就比如這個帳篷裡坐著的兩個人,鄧尼金和弗蘭格爾,作為白軍的主要將領,這二位的矛盾後來就非常的尖銳,鬥爭那個叫激烈。最後弗蘭格爾被鄧尼金趕出了俄國。

其他的,立憲民主黨和社會革命黨之間的糾紛,政治領袖和擁兵自重的軍閥之間的矛盾,林林總總的一大堆。可以說從一開始,這批人就不是一條心,也從來沒想過要朝一個方向走,只要是條件允許,這幫貨就會互相傾軋,爭權奪利。

其實,二月革命勝利之後,就表現出了這種現象,社會革命黨和立憲民主黨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就不斷,這原本勢力最強大的兩個黨派之間的鬥爭,不斷的削弱著他們的力量,就算沒有布林什維克,這兩黨遲早也會打一個你死我活。

從某種意義上說,白軍首領之間的內鬥也間接的幫了布林什維克的大忙,而隨著布林什維克完全控制了俄國的工業核心,隨著紅軍不斷的被武裝起來,內部鬥爭不斷又只能吃外國救濟的白軍集團,失敗自然是不可不免的。

當然,這些話有些扯遠了,反正只需要明白一點,白軍內部一點兒都不安寧,各路野心家都有自己的打算,根本就擰不成一股繩,都想著算計對方自己撈便宜就夠了。

而現在的情況,就是阿列克謝耶夫準備算計一把科爾尼洛夫,他所代表的社會革命黨確實跟協約國集團取得了聯絡,也確實準備好發動叛亂。

但是其中有一個小問題,社會革命黨跟軍方的關係很一般,不少老派的軍官都認為,正是社會革命黨在去年七月到十月份的胡折騰,才導致了布林什維克上臺。對於這幫自稱為社 會主義者的傢伙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