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96 一切都太少了

導人基本就是這麼個想法。所以我們能看到那個時代,大傢伙的選擇出奇的一致,英國人“節衣縮食”等待經濟復甦,法國和義大利幾乎沒有什麼私人資本市場,一切主要的投資都由公共資金投入,比如第一個莫奈計劃就偏向於投資工業犧牲國內消費、住房和公共服務。

而這麼做的後果就相當的有意思了,抗議、罷工、遊行在那幾年風靡歐洲,一瞬間歐洲就集體向左轉向,****思潮空前氾濫。這真心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奇特例子。

當權者用****的計劃經濟試圖挽救國家,而這造成了民眾的反抗,而反抗中的民眾認為****的共產主義才是能拯救他們脫離苦海的辦法。話說,這是一個死衚衕欸!

反正那些年歐洲的事情就是這麼有意思,唯一讓李曉峰感到鬱悶的是,當年面對這種大好形勢鋼鐵同志竟然無動於衷,絲毫沒有鼓動英國、法國、義大利的共產黨發動革命的意思,而這些國家的共產黨似乎也對形勢非常滿意,就這麼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反正李曉峰對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明明1946年共產主義取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在義大利共產黨獲得了接近20%的選票,在法國則獲得了接近30%的選票,如果再算上共產黨的近親其他社會黨,選票可以在50%以上,這在戰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看上去無產階級是徹底的覺醒了,似乎一次空前高潮的無產階級革命就要爆發了。但為什麼後來的事情沒有照這個劇本來呢?嘿嘿,這個話題以後再說,還是迴歸本章的話題——計劃經濟。

按照傳統思維,歐洲戰後的經濟困難最主要的原因是毀滅,是生產力被戰爭毀滅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恐怕不是!就拿德國舉例子,按照一般的說法,英美的戰略轟炸摧毀了德國的生產能力,這個國家被“炸平了”。實際上德國的損失有那麼大嗎?截止到1944年5月,德國被摧毀的工廠只有20%的樣子,甚至在魯爾區這個盟軍轟炸最集中的區域,工廠和機械仍有三分之二是完好無損。在其他國家,比如捷克,工業和農業在德國佔領期間依然繁茂。

甚至有些國家在戰爭中還空前的繁榮起來,比如說瑞典和瑞士,別看這一對瑞字輩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但他們真心是為虎作倀的混蛋。德國40%的生鐵是由瑞典提供的,為了防止英美對其制裁,瑞典拉上瑞士,這這筆款子走瑞士過境。說白了瑞士就是幫德國洗錢,而德國的錢是從哪來呢?自然是其掠奪而來的。

甚至瑞士不僅僅替德國洗錢,充當支付渠道,其本身就為希特勒的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1年到1942年間,瑞士軍火工業的60%、光學工業的50%、機械產量的40%都是替德國人生產的,其獲得的酬金就是德國掠奪而來的黃金。布林—奧利康輕武器公司直到1945年4月還在向德國出售衝鋒槍!甚至在那個月,當盟國逼迫瑞士同德國斷交併站到盟國這一邊的時候,瑞士選擇的是拒絕!

不光如此,納粹掠奪而來的財富大部分也都存在了瑞士的銀行中,比如人所共知的是日耳曼帝國銀行在瑞士儲存了大約16.38億瑞士法郎的黃金。還是瑞士,在迫害猶太人上是充當德國的馬前卒,當猶太人準備逃亡瑞士的時候,瑞士公然要求德國在護照上註明護照持有者是否是猶太人,如果是,那就直接拒絕入境!

猶太人恐怕是恨死了瑞士,因為相當一部分猶太人選擇將自己財產存在瑞士銀行以免受納粹的鯨吞。但是這些猶太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根本就沒辦法去瑞士享受這些財產,而當他們死在了集中營後,當他們的後代向瑞士討要這筆財產的時候,瑞士選擇的是從中作梗,以銀行法規作為藉口拒絕支付。不止這些,後來大批的被納粹將掠奪而來的財產藏在瑞士然後藉助瑞士作為橋樑出逃,這裡面瑞士的作用是正面的嗎?

後來的人們談到瑞士的時候,總要提一提它這個永久中立國是多麼牛逼,是多麼不屑於加入聯合國。事實是這樣的嗎?瑞士之所以沒能加入聯合國不是那個狗屁的永久中立國不能加入聯合國,瑞典一樣是永久中立國不一樣在聯合國裡混!憑什麼瑞士就特殊呢?

實際上不是因為瑞士多牛逼,也不是因為永久中立國地位不允許,而是當聯合國成立的那會兒,瑞士是聯合國特別要敲打的物件。因為其在二戰中為德國服務,包括蘇聯、法國、美國在內的一票大流氓都看其很不順眼,一度是準備好好的修理他的。比如1946年5月的華盛頓協議上,大流氓們就強制瑞士交出2.5億瑞士法郎“自願”捐獻給歐洲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