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市場經濟並不意味著李曉峰立刻就像當年列寧結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之後那樣立刻開展新經濟政策,因為,嘿嘿,因為那是作死!
現在的歐洲已經完全沒有市場經濟的基礎了,當國家信用被破壞殆盡、當所有的物資夠高度缺乏的時候,市場的調節作用無疑無限的接近於零。看看1945年的歐洲,哪怕是你有黃金白銀也別想在正規市場上買到你需要的物品,你只能去黑市。實際上當年黑市上的物資都十分緊張,有錢(特指貴重金屬或者美元)也不一定能滿意而歸。
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一切都交給市場,真心就是作死,如果真有這樣的統治者,分分鐘也會被暴怒的國民掀翻在地踏上一萬隻腳。
那麼當年的歐洲是怎麼走出低谷的呢?可能有同志要說了,是美國的援助!是馬歇爾計劃!歷史課本上確實是這麼教的,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援助也相當的關鍵,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支撐歐洲國家走出1945年到1953年低谷的是很多同志想都無法想象的計劃經濟!是的,同志們,你們沒有看錯,就是計劃經濟,甚至可以說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在那幾年中,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荷蘭、義大利或者比利時、丹麥、挪威,實施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克萊門特.艾德禮大傢伙都熟悉吧,其傳記記者是怎麼評論這位工黨首相那幾年的工作的?
“國家計劃和國家所有制在1945年至1951年那段時間,是工黨實施社會主義原則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國家組織戰時動員的結果。”
這麼說吧,控制工業、社會服務與經紀服務,然後進行國有化(主要是礦藏、鐵路、商品運輸和公共事業)以及對醫療服務的規定是1945年之後工黨的施政綱領。簡而言之,自由經濟被高度的管制起來。
不光是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也是如此。就拿法國來說,航空運輸、銀行、32家保險公司、公共事業、礦產、軍火企業、飛機制造業包括汽車巨頭雷諾統統收歸國有。
甚至,在1945年12月4日,讓.莫奈向戴高樂總統提交了他的《工業設施現代化計劃》。一個月後,便成立了以莫奈為首的“計劃總署”。之後,莫奈為各門工業(採礦、電力、運輸、建築材料、鋼鐵、農業機械、石油、化工、化肥、船運和合成纖維)設立了現代化委員會,實際上這些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就是制定計劃。在“計劃總署”成立一年後,其提交的第一份國家計劃就由法國內閣毫無異議的透過了。
當然,莫奈的“計劃總署”比蘇聯的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和計劃委員會還是高明不少。其指導方針不是那麼機械,比如不像蘇聯同行制定計劃的時候會具體量化,會規定一個生產配額。莫奈的計劃都是指示標,只設定目標不規定具體產量。而蘇聯的計劃主要缺點就是堅持按部門、按商品來武斷地、嚴格地規定產量數字。“莫奈計劃”只限於向政府提供戰略和平衡手段,以便積極地培養某些經過批准的目標。
這麼說吧,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整個歐洲都採取大體上類似的方案——計劃經濟。因為在物資短缺的年代,必須集中精力辦大事。必須讓國家掌握絕大部分生產資料,然後比較合理的分配下去,這樣才能生存。而市場經濟,說實話在這方面的能力相當的弱,更何況歐洲這個市場已經被摧毀的差不多,老百姓幾乎都喪失了購買能力,這時候商品經濟就玩不起來了。
當然,計劃經濟不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集中精力辦大事,所以大部分實施計劃的國度都傾向於增大公共投資,比如基礎設施建設無疑佔據了絕大頭。但是這樣一來,留給食品和住房方面的投資就相當的少了,而留給醫藥、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務的投資就更是少之又少,至於非關鍵性消費就是零。
這種經費支出的格局本身就不會讓任何老百姓高興,尤其是在那些早已長期遭受物質緊缺的國家裡,老百姓的意見自然是更加的大。問題是如果不這麼花錢,沒有公路、鐵路、工廠就無法讓商品和物資很好的流動起來,也無法換取寶貴的外匯,從長遠看,國民經濟依然只能在低層次掙扎,未來一樣是灰暗無比。
這簡直就是個悖論,搞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投資,社會福利就沒錢,老百姓就要叫苦造反。削減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投資,就無法帶動就業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未來一樣只能緊巴巴的過日子,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老百姓依然是怨聲載道,一樣要造反。
長痛不如短痛,乾脆就這麼幹吧!我估計歐洲當時的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