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來了。
他以為這一炮足以使中國文壇震動,可是,一紙退稿信,把這部鉅著打入了“冷宮”。
整整一個月,他悶悶不樂,一下班就躺在床上。哦,《百鍊成鋼》成了一堆廢鐵!
他終於從退稿中醒悟,自己不是寫小說的料子。
他畢竟是從作家書屋裡出來的。他從小就見過許許多多作家,他讀過許許多多作家的作品。他鐵了心,要當一位作家。
他在思索,他在尋找文壇捷徑。忽地,他的眼前一亮,藤書架上的幾本書吸引了他:那是作家書屋出版的胡風著作……
他想,不寫小說,專搞文藝理論,不也能夠成為大作家嗎?胡伯伯,不就是活生生的榜樣?!
第五章 對胡風“反戈一擊”
“我已變成一棵牆頭草”
“同志們,同志們,請安靜!”因為有點口吃,姚文元平常很少在大庭廣眾中講話、這一回卻例外,他大聲地說道,“今天,我們非常榮幸,請到了著名作家胡風老師。胡風老師是魯迅的戰友,是無產階級的文藝理論家。現在,我們請胡風老師作報告。大家熱烈鼓掌……”
姚文元帶頭拍掌。
這是盧灣區團委宣傳部舉辦的文藝幹部學習班。這樣不起眼的小單位,往往是很難請到大作家的。然而,姚文元拍著胸脯說:“我去請胡風。他是我父親的老朋友,一定能把他請到。”
姚文元說到做到、他來到胡風家,左一聲“胡伯伯”,右一聲“胡伯伯”,果真把胡風請來了。
雖說姚文元在父親的“提攜”之下,見過魯迅,見瞿秋白,可是那時的姚文元乳臭未乾,尚在牙牙學語之際。然而,胡風給了他很深的印象,姚蓬子常常讓兒子給胡風送稿子、送清洋、送書,十幾歲的姚文元已經知道什麼是大作家了。姚蓬子把兒子當作“交通員”;為的是讓兒子早早結交文藝界巨星。
每當胡風來作家書屋閒坐,姚蓬子也總是把兒子喊來作陪“旁聽”大作家的高談闊論,以求受到文學的薰陶。
自從《百鍊成鋼》告吹之後,姚文元把目光轉向胡風。
油汗淫淫,姚文元在家中底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