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但是盧灣區委已一再提醒金英,姚文元這才不得不與金英遷入機關宿舍。

他們把女兒留給姚蓬子、周修文撫養。直至“文革”中,上海師範學院中文系的那群年輕人來抄姚蓬子的家,小紅和她的妹妹還住在姚蓬子家裡。

“棍子”是吃“階級鬥爭”的“飯”的。姚文元在“反胡風”、“反右派”中大打出手,到了一九五九年,“棍子”竟漸漸“失業”了。

他仍在不斷地發表文章,只是不大容易撈到整人的機會,——因為畢竟要等“上頭”有了“階級鬥爭”的意圖的時候,才可以顯示“棍威”。

姚文元寫些什麼呢?

他稱讚“退休工人閒不住”——《發揚“閒不住”的精神》(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解放日報》)。

他說說“認真讀書”——《漫談讀書》(一九五九年四月八日《文匯報》)。

他對廢物利用發生興趣——《廢物中有奇珍異寶》(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解放日報》)

他談業餘生活——《需要什麼樣的業餘生活?》(一九五九年七月第十四期《支部生活》)。

他寫起了《在前進的道路上——評胡萬春短篇小說集(紅光普照大地)》。

他發表“美學筆記”《論建築和建築藝術的美學特徵》。

他甚至對江河、紅綠燈、像片之類產生興趣,寫了《詠物雜感》之類。

這時的姚文元,象刺猥失去了一身硬刺,成了溫和的兔子。

偶然他也發出幾句批判之聲,不過,那是批判印度總理尼赫魯(《這是什麼“人道主義”?》),批判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尼克松的“拿著吧”》)。

一九五九年盛暑,中共八屆八中全會在廬山召開(亦即“廬山會議”)。會議透過了兩項決議:《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和《關於以彭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