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恃無恐地說:“如果真是要討論對海瑞的評價,我可以奉陪,寫文章參加爭鳴。但姚文元是在扣政治帽子,我只能保持緘默,以示抗議。”被“圍困”了的吳晗如此不把姚文元放在眼中,是因為他有著“援軍”。

有人密告張春橋、姚文元,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主管文教工作的書記鄧拓,是《北京日報》編者按的定稿者。鄧拓在《北京日報》社、在中共北京市委會議上,多次表態:

“這次討論,要在學術界造成一個好的風氣。就是真正照《北京日報》‘編者按’那樣搞,貫徹‘雙百’方針,實事求是地辨明是非。文章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勢取勝。要讓人家說話,不要一邊倒。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過火的批評要糾正,不能一棍子將人打死。”

密報!密報!從北京又傳來緊急訊息:鄧拓從北京許多高等學校抽調文史專業教師,組織成一支隊伍,要以《北京日報》為陣地,反擊姚文元!

密報!密報!就連鄧拓面對這些教師所講的一席話,也被急急地密報到張春橋、姚文元耳中。鄧拓很明確地說:“姚文元的文章不是結論。吳晗同志也不是一無是處。我專門查對過原文,姚文元的引文歪曲了吳晗的意思。他這樣搞很被動,有心人多得很!你們思想要解放,寫文章不要有顧慮,不要怕自己和吳晗有共同之處。要擺事實,講道理,採取商榷的態度,不要扣帽子。有什麼看法就寫什麼看法。……”密報紛至沓來。張春橋把主攻目標從吳晗轉向鄧拓。他向姚文元面授機宜:你去準備批鄧拓!

這樣,姚文元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