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
“莫怕莫怕!”羅母輕聲安慰小兒子:“舉人功名可以革去,進士那都是金鑾殿上考出來的,是天子門生,自古以來沒有革去進士功名的。”
羅二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娘,我最近也打聽了一下,哥哥或許不會丟了進士頭銜,但你忘了哥哥來信說的話:現如今,京中候選的官員多如牛毛,若不拿出十分精神打點,也就能得一兩個閒官。
娘,恐怕這種閒官跟時大郎現在的官職一樣,只有品級沒有俸祿……府城的衙役都說:官員沒差遣,放屁都不響亮。“
羅母一拍手:“怕什麼,你嫂嫂這不是出去盤點她的鋪子了嗎?等她賣了一兩間鋪子,咱就把錢給你哥哥捎上京,讓你哥哥在京城好好打點個官……啊,是差遣。
呀,對了,你哥哥還說,現如今京城裡比較流行時大郎弄得箱包與旅行套裝,兒啊,記得提醒你嫂嫂,問時大郎多要幾套箱包與旅行套裝,好讓你哥哥拿去京城送禮——她褚素珍本就是店鋪的股東之一,就叫時大郎別算錢了,這樣,你嫂嫂還能把鋪子多賣出幾個錢來。“
羅二覺得跟母親對話有點雞同鴨講,他想把一件事情說清,但母親總能把所有的話題拐到如何盤算嫂嫂的嫁妝上:“娘,你醒醒吧,嫂嫂現在跑的沒有影子,官府又打算清點嫂嫂的嫁妝……我看這背後有時大郎的影子。不對,娘,時大郎已經出手了,兒子的屁股現在還疼呢,照這種情況……”
羅二馬上又打了個哆嗦,越想越後怕:“娘,你沒看到嗎,城中那些大將跟時大郎同一個鼻孔出氣,如今時大郎正在城外殺人,這眼看天色不早了,如果咱們被時大郎盯上了,他在城外指使幾個潑皮無賴襲擊我們,然後把這事兒推到方舉人頭上,就說是方舉人家中逃出的殘匪,你說海州城誰會替我們伸冤?
娘,他時大郎的心狠手辣,海州城可是無人不曉,這樣的事兒他絕對做得出來。“
這下子,羅母也清醒了,她想了想,難以置信的說:“沒準你嫂子正與時大郎盤賬呢,嗯,你嫂嫂挺賢淑的一個人,會看著時大郎衝我們動手,也不在一旁勸勸?”
羅二急得跳腳:“嫁妝啊,娘你忘了在西大街鬧的那出戏,沒準嫂嫂正準備去崔莊跟時大郎哭訴呢!”
羅母還是不願相信:“沒事兒,你嫂嫂賢淑著呢,咱用她的嫁妝錢,給你娶媳婦下定,她不是也半句話沒啃嗎?兒啊,你莫心急,等你嫂嫂去崔莊盤了賬,賣了兩間鋪子幫你哥哥選官,咱再去奪她的嫁妝,如今,她不把錢交來,是走不脫的——咱不許她走。
咦,到時候,讓你哥哥再娶個十萬貫嫁妝的嫂嫂,大把的錢給你花,娘也可以插上你現在嫂嫂的首飾,滿村子轉著讓人看,那日子,別提多美了。“
“娘,這個時候……嫂嫂要賣鋪子,不得去崔莊與時大郎商議麼,時大郎總要問一問賣鋪子的理由吧,那時大郎多兇狠的一個人啊,一旦他知道原因,娘,你覺得他只是打兒子幾板就放手的人嗎?娘,咱們今日走些回家吧,免得日頭黑了,再遇到事端。”
羅母想了想,回答:“不好,娘拉扯你兄弟這麼大,沒上過幾回縣城,好不容易來城裡一趟,現在還餓著吶,不行,必須把那不孝的媳婦找見,讓她請娘到城裡最大的館子吃頓飯,她有錢,娘好好還沒花過媳婦錢呢,這頓飯她該請的。
兒啊,莫怕,青天白日的,時大郎便是再兇惡,他也得講理不是嗎?大白日指使人襲擊我們……兒啊,你說我們要不要去縣衙告時大郎?“
羅二雖然混賬,但多少知道一點常識,他跺著腳勸解:“娘,咱去首告時大郎,說時大郎什麼?說他意圖襲擊我們?無憑無據的,誰又會信?有這功夫,咱們不如趕緊回家——剛好嫂嫂不在家,她屋裡總能漏下一兩個沒放好的錢吧,若是有田契、鋪子的契約,那咱還費什麼事?
娘,乘嫂嫂不在咱趕緊四處翻一翻,即使找不見契紙,找見幾個首飾不成問題吧?咱把好首飾自己收了,平常的變賣了,三兩日的花銷不用愁,等嫂嫂賣鋪子回來了,咱再跟她好好商量,就說咱暫借她的嫁妝給我娶親,只不要給她立契約。
嫂嫂那麼賢淑的一個人,娘,你回去後別跟她鬧騰了,總要哄得嫂嫂自願拿出錢來才好。“
羅母與羅二商量的時候,甜水巷巷子裡很僻靜,這兩人自說自話地商量完,急匆匆的竄到巷口,而後撿著人多的地方行走,慌慌張張的向家中奔去——母女倆商議時,所站之處是賀五宅院的斜角,而賀五跟豆腐西施是鄰居,所以羅二與羅母身後那扇大門,實際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