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天能生產一把剪刀,已經很不錯了——按照張小泉剪刀的模樣,光是把剪刀手環部分敲打出來,大約也要花一天時間。
時穿在給段氏鐵匠鋪設計工序時,特意把最耗費時間的手環部分除去,讓段氏先將剪刀的兩節剪齒打造出來,然後卯上一個木製的手環以降低成本,縮短製作時間。說實話,時穿設計的手環花樣多變,簡潔實用,符合宋人一貫喜歡精美、精緻的追求。然而,卻蕩不住仿冒物品的粗製濫造。
論說段氏鐵匠鋪採用時穿的新工藝之後,鋼材成本已經大大下降,幾乎跟鐵料價格差不多,但會就壞在這一點上——古時候,好鋼材那是價比黃金的。而剪刀只是一種工具,普通鋼材也能滿足製作剪刀的需求,段氏鐵匠鋪用上好的鋼材打造出來的剪刀,質量那是沒的說,但……
但這種剪刀所採用的鋼材,雖然本身成本低廉,可是出手價很高,總不成你辛辛苦苦打造一把剪刀,賣的價格跟鐵料價格差不多吧?那樣的話,還不如當初直接賣鐵料還省事。
所以段氏鐵匠鋪製造的剪刀,大約也只能當做姑娘陪嫁的奢侈品——這剪刀絕對是一輩子用不壞,剪鐵剪銅的,隨便你怎麼使,都可以將其完整傳給兒孫,唯一遺憾的是,這價格,也有點讓人心驚肉跳。
當然,這價格也是市場的自然選擇。
好在大宋是一個享樂時代,這年頭追求品質生活的人不少,他們手頭也有錢追求享受——整個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財富在大宋,他們有這個資格享受高品質生活。
而在大宋——不,從全球範圍來說,那個地方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最多,當然是“世界第一城市”:東京汴梁。
段小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時穿也笑了,他特意點醒:“東京汴梁城啊——你知道汴梁城一年的流動人口有多少?至少二十萬。這年頭有資格長途旅行的,除了類似嘌唱女娘那樣的自助旅行者,大多數是一些中產階級,官員、富家子弟。他們的購買力絕對旺盛。
不算東京城的常住人口,光是這二十萬流動人口,如果他們當中每十個人有一個買你家剪刀,你每年的產量至少需要二萬——這是最低數,因為你還要應付海州的店鋪,所以,我們往少裡算,你每年的產量要達到三萬柄剪刀。核算到每天——你家鐵匠鋪每天要出產約一百柄剪刀,這麼大的產量需求,你家需要僱多少人,每月需要開支多少炭薪,以及人工?“
段小飄愣了,他掰起手指粗粗算了下:“一副爐灶需要四個人,一人管吹火,一人管添煤,一人管鍛打,一人只管用小錘修復,加上賬房,加上煤炭與鐵料的採購……師傅,這活兒做不來——不過,我相信師傅一定有辦法的。”
這廝對師傅的能力倒是絕對信任。
“辦法啊,有啊,咱採用唐法——知道唐代的冷鍛技術嗎?冷鍛技術的另一個側面就是:衝壓。知道明光鎧嗎?這就是冷鍛衝壓出來的。
打造剪刀,最耗時間的就是反覆鍛打的工序,那我們就從解決這個問題開始,製作一臺機器,採用人力或畜力,或者水力,一次衝壓就可成形,剩下的就是用砂輪磨出刃部——如果你家練鐵爐能直接熔鍊出厚薄均勻的鐵板,那就更簡單了。
剪刀的左右刃是對稱的,咱可以一次衝壓出百十個剪刀刃,然後研磨組裝——採用這個技術,別說一天生產百十個,你就是一個時辰衝壓一次,一次衝壓百個剪刀刃,一天輕輕鬆鬆就能生產四五百個剪刀,而且,你還無需擴大剪刀坊,現有的人手足夠了。“
段小飄很雞凍,嘴唇哆嗦的說:“唐法?啊,咱現在的冶鐵技術是漢法,製作技術再採用唐法之後,咱作坊鋪是不是很‘漢唐’了……師傅快說說。”
衝壓嘛,從現代人觀點來說,無非是把“勢能”轉換成“動能”。用人力或畜力來滿足這一點,需要差轉飛輪、或者螺桿,把力量一點點積蓄起來,一次性釋放。差轉飛輪,這世界早已有了,而螺桿……如今達芬奇那個畫家不知道出生了沒有。罷了,何必等達芬奇發明螺桿呢,咱時穿時大郎好歹也是大宋的疑似畫家。達芬奇疑似穿越人士,咱可是貨真價實的,就讓咱來把達芬奇的活兒幹了,讓達芬奇去哭。
“我給你畫個圖,你回去慢慢研究,具體的事我就不管了——這衝壓機可小可大,大的可以衝壓鐵料,小的可以用在珠寶製作上,衝壓金箔銀箔,或者用於金銀器的花紋製作、寶石鑲嵌。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差轉飛輪以及螺桿。
你回去先製作一個小型的衝壓機,一個小螺桿,有了第一座母機,剩下的事就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