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豆腐西施悵悵:“是呀,嫁人了,男女彼此相處,反而有許多不方便,這年頭,真是嫁也嫁不得,不嫁也茫然。”

時穿沒有接過這話,乘著機會,反問說:“李三娘剛才說我閒,如今這時間正是豆腐店開門的時候,怎麼你也閒成這樣?”

豆腐西施咯咯一笑:“還不都是託你的福,如今我也有閒錢僱兩個夥計了,磨豆腐買豆腐都不用我出手,我只管收錢、出賬,這不是,閒得每日四處串門,都不知道該怎麼打發時光?”

豆腐西施閒,可時穿並不閒,還沒說兩句話,大門再度敲響,這會上門的是話癆段小飄。這廝的臉才從門縫裡露了半邊,見到豆腐西施的存在,顯得很尷尬,想進不進的在門邊猶豫。豆腐西施見到這位昔日想嫁的物件上門,自然也要起身迴避——於是,這場特意與時穿的交談,又沒有一個結果……其實,已經有結果了,只是豆腐西施不想承認。

看到豆腐西施的身影消失在小宅門裡,段小飄這才敢把身子全露出來,他一邊走一邊嘮叨:“師傅,你回來了也不跟徒弟說一聲,你走了這段日子,徒弟好想你哦……嗯,我聽說師傅正在備貨,準備開通京城的商路。黃氏的掌櫃跟我說了,他說你要的貨量很大。師傅,你可不能偏心呀,徒弟是你的,段氏鐵匠鋪有你的股份,段氏掙錢了不就等於你掙錢嗎?”

時穿頓時感覺一萬個蒼蠅在頭上飛舞——段小飄呀,打鐵的出身,氣息悠長,說話從來不中間喘氣,每句話停頓很少,說起話來那個氣息悠長,幾千幾萬個字說下來,中途都不帶喘氣的。

“說重點,說重點——你想求師傅什麼?”

“師傅,你教的冶鐵法確實不錯,我段家鐵匠鋪的鐵料質量沒的說。可是剪刀只是小生意,用上好的鐵打製剪刀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如今買剪刀不如買鐵料掙錢,為了掙回鐵料錢,咱家的剪刀賣得比較貴,師傅呀,你的想法個法子救救咱家……師傅你說,京城裡剪刀賣得出價錢不?不如我們……”

“你是說:見到有積壓、價錢賣的很高?我不是交給你們降低成本的方法了嗎?”

段小飄搖頭:“還是不成——師傅教我們,把套指環的部分分開,單獨製成木製的再組裝起來,不用將剪刀尾部打製成細籤子,然後把細籤窩成一個套手的環,這確實省了很多工序。但套手部分換成木環,不是什麼大難題,我家出了這種剪刀後,仿製的一大堆。

別家鐵料雖然不好,但架不住他們便宜。我家的剪刀確實交口稱讚,但因為賣的貴了,所以來來回回,都是大戶人家買去當做女兒嫁妝,雖說我家剪刀因此享有百年不壞的名頭,但師傅教授的鐵料製法實在嚇人,出產量太大,如今鐵料堆積如山,剪刀卻賣不出去多少。別家有心購買我們的鐵料,但我父親擔心別家買了去做剪刀,我家剪刀的優勢就不在了。

剛好,我路遇黃掌櫃他說師傅已經走通了前往京城的海路,準備每月向京城發貨——如此,把我家剪刀算上,我們包裝精美點,做得精緻點,是不是能……“

第274章 把所有丟失的東西,都找回來

古人是怎麼打鐵的,時穿從現代電影中看過許多——一路炭火,將鐵料燒得通紅,鐵匠師傅拿出燒紅的鐵料,快速的用鐵錘捶打,等鐵料冷卻了,再放進爐火中燒紅,如此迴圈往復。

中國古代的冶鐵技術,在唐代達到了巔峰,那時候出現了冷鍛技術,可以在鐵料不被燒紅的情況下鍛打。伴隨這一冷鍛技術,唐代出現了早期的板式鎧甲——明光鎧。然而,隨著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到來,冷鍛技術在中原失傳,而在日本保留至現代,日本把冷鍛鋼稱之為:玉鋼。

日本用玉鋼打造的刀劍,在現代被歸為“世界四大名刀”之一。但從日本保留到現代的宋時期倭刀看,其實當時的日本刀劍依舊在模仿唐橫刀,刀身並不彎曲,是一種直劍。相反,從日本蒐集的宋人朴刀看,朴刀彎曲的刀身更像現代武士刀。

自唐以後,宋代創造性的發現了新能源——煤炭。因此,宋代的鐵產量一度達到整個世界產量的百分之八九十,但宋代對於冶鐵技術並沒有大的創新,依舊採用了燒熱鍛打的手法。而自宋以後,冶鐵技術只有倒退,並沒有進步——宋代的剪刀樣式九百年不曾有一湯勺變化,正說明自宋以後民族創造力逐漸萎縮。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崖山以後已無中華。

通常,鐵料加熱、燒紅是一個很耗時間的過程,而每次燒紅之後,鐵錘敲不幾下又得重新加熱,按照這樣的工序,一個熟練的鐵匠想把一塊鐵胚敲打成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