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通脹水平,儘管如此,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已經深刻地地感受到了通脹帶來的壓力。
央行的《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最有新意之處就是表現在對當前經濟生活中的價格理解上。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來看,GDP,固定資產投資,CPI同比增長,都在迅速的提升中,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為,房價上漲也已經達到了歷年最快的水平。雖然官方給出的CPI直接反映出了通脹壓力不是很大,但是,實際生活中的真實通脹水平卻已經遠遠超出了CPI本身所反映出的力度。無論是從各項能夠引發真實通脹的經濟指標出發,還是現實生活中每個老百姓的切身體驗來看,真實的通脹水平都已經轉變到了一種危險的境地。
這點從《報告》的分析與描述中其實可以看到,核心CPI的概念在中國也許並不是最適合的估測方法,因為各國恩格爾係數不同,其核心CPI的含義自然而然也會是不一樣的。目前有不少國家在使用扣除計算核心CPI時,並不是簡單地先將一些價格易波動專案完全剔除,而是會根據價格波動程度來確定專案、價格波動越大的專案權重就越低。因此,從這樣的現狀出發,對於中國來說,當我們分析價格形勢時,就不應只關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而是要同時對食品價格變動的影響也予以足夠重視。這種方法是有道理也是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考慮,它也符合中國的實際與國際慣例。
同時,儘管中國CPI統計指標體系與發達市場經濟下的CPI統計指標體系大類上分類有著一定程度的相同,但每個國家畢竟會有自己的發展模式和特性。由於中國居民消費品及消費模式的差異,因此,除了少數部分的相同以外,更大程度上的是不僅在分類上不同,而且在不同類的權重上也往往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比如說,中國的CPI指標中食品權重為34%,但是畢竟能源沒有具體標示哪一個類上,以及在交通通訊中究竟佔多少的權重也不清楚。而從美國CPI體系看,各項資料則相對來說很明瞭,食品和飲料權重為,個人能源消費權重為,兩項合之為。若是將中國食品與能源消費合起來估計,那麼權重將會達到36%以上。也因此,用兩個表面上相同但實際內涵不同的CPI指標來製造一個核心CPI指數對中國來說其實應該是沒有多少意義的。還有在居住類上,美國CPI體系中居住類的權重為42%以上,而中國則只有13%。由於中國住房類在整個CPI指數中的比重都過低,這不僅沒有真實的反映出中國居民實際消費模式的變化,同時更使得國內房價快速上升而不能夠在CPI中得到反映(房價的快速上升,無論是把住房算作是消費品還是投資品,肯定都是應該反映居住類的居民消費價格變化中來的)。因此,這不能不說實在是中國CPI的一大缺陷,也正因為這種CPI統計體系的缺陷,從而使得中國的CPI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國內居民消費與服務價格以及消費模式的變化,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居民對通貨膨脹的實際感受往往與國家統計局公佈資料存在不少的差異。
第九節 CPI並不真實反映通脹水準(2)
這種中國式通貨膨脹推高了房地產市場價格,從而使得絕大多數低收入者遠離房地產市場;隨後又製造了廣大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昂貴化”,增加低收入者負擔。正是在這意義上來說,中國式通貨膨脹對國內中低收入居民危害是十分嚴重的,而目前國家開始加大對於中低收入居民的補貼力度,也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目前國內價格上行壓力加大,通貨膨脹風險值得關注,而且當前“感受通貨膨脹”可能大於“實際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就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來看,通貨膨脹的風險也許已經來臨。儘管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正式的提出中國式通貨膨脹的概念,但是能對對通貨膨脹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也決定了央行未來貨幣政策基點,從這一點出發,也許中國貨幣政策工具及方式會漸漸比以往多出不少的新意。
經濟指標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範疇表述,經濟範疇的數量方面則透過數值反映。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範疇的涵義為依據。
生活中,菜價的持續高漲已經成為了一種長期趨勢。菜價的上漲現象下暗藏著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長期的,二是偶然的。而長期原因形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偶然性的原因主要還在於突發性的天災人禍。但是,不管存不存什麼天災或是人禍,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