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卻並不是經常能得到這樣的機會的。
這些部門的人激發他們的關鍵在於一開始就明確地設定很高指標公開說明這些指標之後拼命工作想法達到或超過這些指標。
《今日美國》開始發行之前我公開宣佈了跟董事會討論過的5年目標:
*平均每天有償發行量為100至200萬份。
*每份50美分。
*每天12到15個有償廣告版面。
*年收入至少2億美元。
*盈利。
我本來可以把這些目標保守為秘密的。那會使我少很多壓力也會讓我的同事輕鬆一些。但是公開宣佈這些指標也是實現它們的重要步驟。把這些期望告訴全世界的人們這就迫使大家包括我本人全身心投入。
私人目標對任何人來說都算不得什麼。只會對一些怯懦者有用。那些目標很容易被人遺忘當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也很容易發生改變。
《今日美國》的目標定得很高很明確而且公開對所有人說了。這就給我們、我們的董事會和我們的公眾以及評論人明顯的試金石用以衡量我們的表現。
《今日美國》長期目標的成功與否取決於發行和盈利這兩大問題。對於我們所有部門的人來說都相當重要的是一定要明白這一點從印刷間到採編室都是一樣的。
《今日美國》最重要的發行數字是100萬。這是一個魔術數字我們負責銷售的人員說只有達到這個數字廣告客戶才有可能對其產生真正的興趣。因此儘快實現100萬的發行量是相當重要的。全國規模的廣告客戶坐在球場外觀察著我們。
一旦開始發行並且意識到突破百萬發行量的重要性之後我就把我們的目標往前提了。我並沒有改變5年計劃但是我對關鍵人員說我們必須在頭一年結束之前達到100萬的發行要求。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當時全國只有3家發行量在百萬以上的日報:
*《華爾街日報》1,925,722份創立於1889年。
*《紐約每日新聞》1,544,108份創立於1919年。
*《洛杉磯時報》1,052,637份創立於1881年。
大多數人以為極受人尊敬的《紐約時報》每日的發行量一定超過百萬。但是哪怕加上它的全國版其發行量也沒有達到100萬。其他一些相當知名的報紙如《芝加哥論壇報》和《華盛頓郵報》甚至都沒有接近那個數字。
我明白如果我們準備在一年之內到達100萬的發行量那我們就必須把發行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萬無一失。我任命自己為發行檢查官在我們的任何一個市場進行檢查。
早晨我進行慢跑的時候一般會帶上一些硬幣和紙筆。我檢查售報機確保當天報紙在早6點之前就已經展示出來而且機器必須運轉正常。如果有何不妥之處我就記錄下來。
如果街角的售報機吞下硬幣而又不吐出當天的報紙來沒有任何事情會比這種情況更容易趕跑潛在的客戶。
偷懶的人呆不長
《今日美國》開始發行的一個月後我發現在華盛頓鬧市區靠近白宮附近有一臺售報機出售了並非當天的報紙。我找來發行老闆弗蘭克·維加對他個人臭罵了一通之後又利用這個機會責備眾人並向各部門負責人發出以下備忘錄:
這是一個例子說明我們有懶洋洋的態度和表現而且在公司裡面慢慢滋長。有些人認為他們和我們已經成功了。
請大家記住這個事件並且提醒所有在你們手下工作的人:偷懶的人草率馬虎的人熱情不高的人沒有的人他們在《今日美國》都幹不長。
如果上述話說得不甚清楚或者如果各位對個人的責任不甚明瞭不知道自己應該保持合適的工作態度和保持合適的表現請問我。
1982年的首期發行進行得不錯。我們在華盛頓…巴爾的摩一線、明尼阿波利斯一線和匹茨堡一線都幹得不錯在亞特蘭大和西雅圖一線也還好。但是聖弗朗西斯科的數字使我們第一次失望。
聖弗朗西斯科的運作很重要因為它是第一個市場而且有兩份現存的報紙已經在為那個市場提供服務了。我的觀察是當地的計劃和對啟動專案的實施效果不好。我還覺得我們的頂層高階主管已經開始以為發行是自動化的事情因此只給予了一般化的重視。
聖弗朗西斯科的啟動專案之後我召集維加和出版人菲爾·吉亞蘭拉和總裁文斯·斯佩佐羅到我在佛羅里達的家裡星期天早晨開了一個會。
我問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