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則愛讀前人別集,尤愛詩歌。這兩年也頗識得些金針詩格,偶爾學做起詩賦來了。”
狄公笑道:“難怪馮相會要挑賈秀才為乘龍快婿。令媛受賈秀才指點薰染,文藝必然長進。——賈秀才想必也是官宦子弟。正是門當戶對啊。”
馮岱年道:“不瞞狄老爺,這賈秀才並非官宦子弟,卻是家境淪落。與小女訂婚前已經山窮水盡。也是前世有緣,兩個紅繩早系。他賭輸了錢,那日來問我借盤纏,擬赴杭州鄉試。卻與小女一見鍾情。小女年已十九,與她曾說了幾門親事,均未成功。自見了這賈秀才便滿口應允。我便請陶德先生做大媒,牽合了姻緣。也是天作之合,但願他兩個婚後夫唱婦隨,百年和諧。”
狄公命馬榮去衙廳看看,開堂審案的格局可齊備了。
馮岱年會意,忙改話題:“昨夜秋月猝死,閣苑震驚,不知狄老爺有何見教?”
“羅縣令臨行只囑託下官經辦李璉自殺一案,不意昨夜又牽扯出秋月的橫死。兩個冤家都在紅閣子斃命,冤頭債主,倒也分割不爽。下官擬先問斷李璉自殺案。倘情節與秋月案關聯,則一併鞫審。”
(鞫:讀‘居’,審問。——華生工作室注)
馮岱年道:“憑狄老爺處斷,卑職跟隨左右,聽候調遣。”
“馮相公可見過李璉本人,印象如何?”狄公忽問。
“卑職只見過李公子一面,正是撞船後的第二天。李公子英年才望,恃才傲物,自在意中,又正是青雲昇華之時。他自恃賠了我三十兩銀子,便沒事一樣,彷彿施捨一般,令人不堪。不過卑職也不計較,算來亦應是父執一輩,他父親李經緯大人正是我的老友。”
“馮相公還認識李璉的父親?”
“李大人當年少年風流,往來樂苑,引動多少痴情女子,風流韻跡猶在。後來任朝廷東臺左相,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