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座右銘,是一種提醒和鞭策吧。不過,從改號的舉動中,我們不難看出,青年時期的曾國藩還是熱衷於求取功名的。
在山清水秀的漣濱書院裡學習不到一年,曾國藩的學業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
10。成功男人背後的賢內助
23歲時,幸運的曾國藩在父親考取秀才的第二年,也一舉成功,中了湘鄉縣的秀才。
這一年,家人為他與訂婚已經9年的歐陽小姐成親,曾家張燈結綵,喜聯高掛,大擺筵席,鄉人忙忙碌碌,好不熱鬧。
23歲中了秀才後才結婚,這在當時是突出的晚婚了。可見,曾家對曾國藩的讀書和功名要求極為嚴格,沒有功名不成親,即講究先立業後成家。
關於這段金玉良緣,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話說曾國藩早年曾在歐陽凝址先生門下讀書。剛開始,歐陽先生對曾國藩並不看重。一次,曾國藩一屁股坐在教室的門檻上,歐陽先生憤怒地大聲呵斥:“你這樣亂坐,成何體統?”
面對老師的呵斥,曾國藩竟然面不改色,從容答道:“我就是要坐在這個門檻上。”
頂撞老師,這在當時是萬萬不允許的,在老師的話就是真理的年代,頂撞老師鐵定是要挨罰的。
因此歐陽先生很生氣地說:“你難道不怕挨板子?”
曾國藩道:“坐在這裡是我的自由,打板子是你的權利。”
歐陽先生想不到曾國藩小小年紀竟然出口不凡,大為驚歎。此後,他將滿腹經綸盡心傳授,曾國藩的學識也大有長進。
由於對學生的偏愛,歐陽先生還當起了月老,他跑到衡山腳下一王姓人家去說親,王家聽了歐陽先生對曾國藩的一番讚美之詞,同意與曾家結為秦晉之好。但是後來,王家發現曾國藩並不像歐陽先生講的那樣有出眾,曾家家道也不見得怎麼樣,於是對於曾王兩家的婚事也一拖再拖到了成親之日,曾家賓客齊聚,準備迎娶新娘時,王家卻好說歹說就是不肯讓新娘子上轎。媒人歐陽先生更是又惱又羞,無地自容。忽然,歐陽先生心生一計,把曾國藩叫到一邊,悄悄說:“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只怪老朽有眼無珠。今天佳賓滿座,空鬧一場花了銀錢不說,也不吉利,老朽有一女兒,只是長得不雅,你如果不嫌棄,便可以馬上派人接來成親。”曾國藩平日聽說歐陽先生的長女名秉鈺,知書識禮,只因為小時候患天花臉上長了一些麻斑點,雖然年方十八,還沒有許配。但到底什麼模樣他也沒見過。
此時,曾國藩未多加思索,當即表示:“承蒙先生不棄,學生受寵若驚。”這樣,曾國藩便與歐陽氏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做了恩師的乘龍女婿。
說來也巧,歐陽氏嫁到曾家後,大病一場,滿臉雀斑不翼而飛,貌美如玉。歐陽夫人不僅才藝出眾,而且嫁到曾家後,勤儉持家,下廚燒灶、紡紗織布,事事都幹得漂亮極了。眾人都說曾國藩有福氣,娶了個好媳婦。
真是古有梁鴻迎娶孟氏女,身粗貌陋,諸葛孔明聘黃氏女,膚黑髮黃,但是這二人最後都成了名人。現在曾國藩迎娶賢惠的歐陽女,有了一個賢內助,也許就註定了曾國藩日後名垂千古。正應了那句話: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
11。 為明天蓄勢待發
考取了區區一個小秀才,曾國藩自然不會滿足。第二年,他便告別長輩與嬌妻,離開家鄉,來到省城長沙,進入全國著名的書院——嶽麓書院讀書,準備參加這年的鄉試。
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東側,緊鄰湘江,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在宋代便被稱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歷經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修建完善,至今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歷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見的“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書院之一,名聞天下,它具有務實的學風,十分注重對學子道德情操的培養,是湖湘學派的中心基地。大部分學子都雲集到這裡進修,準備參加全國大考,博取個好功名。
這麼好的書院,相當於現在的貴族學院了,學費自然不便宜,一般人還真讀不起,可見,曾家為了讓這個蟒蛇投胎的子弟成才,真是下夠了血本。
嶽麓書院可考的山長(相當於校長)共有55位,當時,嶽麓書院的山長、主講是名聲顯赫的歐陽厚鈞,這位歐陽先生是進士出身,曾任郎中、御史等職,四十二歲時因為照顧年高的母親,回到湖南,在嶽麓書院教學二十七年,弟子三千,可謂是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