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孃打算去廟裡算一算自家財運,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先吩咐餘嬤嬤把老黃曆找了出來,主僕二人坐廊下,對著日頭,翻了個上等的好日子。當然啦,去廟裡也得看日子哩,不然,倘冒冒失失的在個“不宜出門”的日子出門,本就犯了忌諱,哪裡還能有好籤哩。
第二,定下去廟裡占卜的好日子後,何老孃又吩咐小福子翠兒夫妻倆帶上兩瓶子自家丫頭制的柚子茶,去胡親家家裡看望三姑娘,跟三姑娘說一聲,到時讓三姑娘跟著一道去。這裡頭也有深意,何老孃是想叫三姑娘順道拜一拜送子觀音。
第三,也叫阿念一並去,好生給文曲星君上柱香,保佑阿念今科童子試順利過關,順順當當的考出秀才來。
第四,丫頭片子也去吧,雖說不種花了,也求個平安。
第五,俊哥兒這也一週多了,能跑能跳,能說能笑的,別提多招人稀罕啦。何老孃打眼望去,這世上能跟二孫子媲美的小孩兒就是大孫子啦。所以,兒媳婦沈氏也要去,自從沈氏打破何家數代單傳的魔咒後,何老孃就盼著沈氏能多多的給老何家添丁進口。沈氏去的目的與三姑娘一樣,拜送子觀音。
第六,兒子嘛,一家子老小都出門,兒子孝順,定然要服侍在她老人家身畔的。雖然這些年秋闈不順,但兒子還年輕哪,連老何家數代單傳的魔咒都能打破,區區一個舉人算啥!不要說兒子這才三十出頭兒,有許多人六十幾歲還在考秀才哩。關鍵是,何老孃已經悟了,這考舉人與生孫子是一個理兒,得有耐心。她家二孫子都生出來啦,還怕舉人考不上!介時到了廟裡,兒子與阿念一道,去給文曲星君磕頭!
第七,江仁也得去,這小子雖只是何家拐著彎兒的親戚,不過,卻是給自家丫頭片子打理鋪子的掌櫃啊!丫頭片子本來就不種花兒了,損失了大筆銀錢,要是再攤上個沒財運的掌櫃,日子可真沒法兒過去。故此,江仁去拜財神爺,是再不會錯噠。
還有香油錢,因家裡願多,咬咬牙,吩咐餘嬤嬤帶上一兩銀子,也足夠啦!如此,略一思量,何老孃就把事情定下來了,正月二十八,一家子去芙蓉寺燒香!
何老孃這都殫精竭慮的安排好了,誰曉得竟有人提反對意見,除了她家丫頭片子,也沒人有這偌大狗膽啦!何子衿一說不去,何老孃立刻橫眉冷對,問,“你怎麼不去!傻蛋!這可是去拜菩薩!以為誰都有這機會的?”
何子衿理由充分,“朝雲師傅是道家,我早拜朝雲師傅為師了,堂堂三清弟子,怎麼能去拜佛家?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祖母怎麼忘了?”
要是別個理由,何老孃定不會隨意接受的,何子衿這樣一說,何老孃倒沒說啥。何老孃對於信仰之事還是很慎重的,她想了想,覺著丫頭片子說的在理,便道,“這也是啊,總不能叫道士去和尚廟裡唸經。算啦,你不去就不去吧,隨便串門子也不好。那你就在家帶俊哥兒吧。俊哥兒年歲小,不好去佛門。”
何子衿應了。
何老孃相當虔誠,去拜佛那日,還特意叫周婆子早上燒的素食,一家子蘿蔔青菜的吃過早飯,何老孃就帶著兒子媳婦阿念江仁與一大早過來的胡文三姑娘小夫妻去了芙蓉寺。
待送了長輩們出門,阿冽嚷嚷著,“周嬤嬤,給我弄塊大排啃啃。”阿冽自來愛吃肉,因他正是長身子的時候,何家家境逐漸寬裕,也不在吃食上委屈孩子,尤其阿冽這幾年個頭躥的賊快,一天四頓飯也不見胖,與阿念一樣,都生得細腳伶仃的,何老孃就時常絮叨,“也不知飯都吃哪兒去啦!”當然,街上人都誇她家男孩子生得高個子,何老孃還是粉兒得意滴~如果孫子再肥壯些,就更得她老人家的意啦!故此,她老人家每月在飯食上足足多添了二兩的開銷,就是為了叫孫子吃好,養得好身板。所以,阿冽是一日都離不得肉滴。今日長輩們去燒香,他跟著吃素,長輩們一走,他就要啃兩塊大排,不然用阿冽話說就是,“哪天不吃肉,去上學的勁兒都沒啦。”
何子衿瞥他,“趕緊吃你的去吧,再磨唧,去學裡就晚啦。”見周嬤嬤樂呵呵的給阿冽端來大排,何子衿問,“阿冽的食盒弄好沒?”
餓死的廚子八百斤,何子衿小時候,周嬤嬤就是個圓臉兒富態相,這幾年,隨著廚藝一日千里的進境,周嬤嬤愈發福相啦,圓圓的臉兒上都有雙下巴了,周嬤嬤見何子衿有問,笑呵呵地,“都預備好了,一樣幹豆角燜肉,一樣油燜春筍,一樣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