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章 北昌行之四十一

第353章

甭看阿念是在縣裡做官,何恭在府裡為官,要沈氏說,在府裡做官還真不比阿念這一地縣太爺舒服。看她閨女女婿住的這縣衙,不說別個,內宅裡也有六七十間屋子,小院兒好幾個,還帶個不小的花園子。聽閨女說,這是內宅的花園,前衙辦公的地方還有個大花園來著。

沈氏想著,甭說婆婆沒事兒就願意來閨女這住著了,倘她像婆婆似的有空閒,她也願意來。

沈氏晚上就跟丈夫絮叨呢,“以後兒媳婦啊,不求多會過日子,像咱們子衿這樣就成。”

何恭聽了就好笑,道,“你這還不求多會過日子哪。”他閨女過日子的本事一等一的好不好。何恭道,“餘姑娘還小呢,只要人明理就好,過日子也是慢慢學的,咱們子衿剛成親時,在一起住好幾年呢。”

沈氏一笑,“這也是。”

沈氏又說了請餘姑娘來沙河縣,讓竇大夫幫著診一診調理身子的事,沈氏道,“我就急著想買些藥材給餘姑娘補身子了,還是閨女說的對,竇大夫見多識廣,倘能幫著餘姑娘調理一二,把身子骨調理好了,也是餘姑娘的福氣。”

何恭點頭,“是這個理。”未過門的兒媳婦總是病,也是叫婆家不放心。

見閨女女婿日子過得不錯,何恭也放下心來,便同阿念去縣學裡看了看,阿念很是跟岳父介紹了縣學裡新作的蹴鞠場,還有小學生們的課堂,住宿的宿舍,吃飯的食堂,以及一些小學生們的課業,和縣學裡的規矩。

何恭笑,“雖說進步還不太明顯,但一年一年的,沙河縣秀才人數是在逐步上升的。尤其這幾年,年輕的秀才偏多。”

阿念道,“重賞之下,必然向學。其實也沒做什麼改進,基本上就是把咱們碧水縣縣學的學規搬了過來,只要學習好,考的好,都有獎勵。再者就是,各村裡,納糧積極的,也能到學裡來免費學上兩個月,讓百姓們識些字,也有好處。”

何恭感慨,“是啊,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開啟民智。”

何子衿就同沈氏何老孃的在一處絮叨些家常瑣事,譬如,三姑娘的烤鴨鋪子馬上就要開張了,另外,三姑娘何琪還招了一批女弟子學習刺繡,打算做個繡坊。

沈氏問,“這兒做繡坊成不成?”三姑娘何琪師回薛千針薛大家,都是做繡活的好手,只是,北昌府環境擺在這兒,有錢人家到底不太多的。

“開始心裡也沒底。”何子衿道,“說來也是巧,阿琪姐有幾塊壓箱底的好繡件,說是不知這北昌府的行情,我讓段太太幫著寄賣。天哪,不瞞你們,價錢比帝都開得還高。”

沈氏何老孃都很是驚歎,何老孃就不明白了,道,“這兒窮鄉僻壤的,如何比帝都價錢還高呢?”

何子衿道,“是外族商賈買了去。不是花的銀子,直接用寶石換的。”

婆媳倆又是一番驚歎,何子衿道,“他們那裡,簡單的刺繡是有的,但像咱們那般精緻的是沒有的。而且,大幅繡件什麼的,更是稀罕,阿琪姐的幾幅繡件,掛出去沒半個月就都被人買走了。”

沈氏道,“怪道要開繡坊,這樣的行情,的確是該開個繡坊。”

何子衿笑,“北昌府也是男少女多,男人都去當兵了,留下女人在家,種田什麼的,女人到底不比男人,可要說繡活什麼的,很適合女人們幹。三姐姐阿琪姐眼下正張羅著。我想著,讓阿念幫著宣傳一二,倘有願意學的,只管過來學徒,學出來也是一門手藝。”

何老孃道,“繡坊要是經營好了,也是一門好營生。咱們縣裡李大娘,不就是做的繡坊生意,家裡殷實著哩。”

沈氏何子衿都稱是。

沈氏都同閨女商量著,是不是把醬菜鋪子再開起來了,沈氏道,“剛來北昌府時,不知道這裡形勢,就沒開。如今都熟,我是想開,可你爹和阿念三年任期就快到了。這要是剛開起鋪子,他們又外放到別處去了,該如何是好?又叫人煩惱。我跟你爹在家裡說這事兒來著,你爹說,北昌府就是氣候不大好,別個都不錯,他在衙門裡幹得也挺順遂,你爹是想著留任來著,阿念怎麼想的,你們商量過沒?”真是時光飛逝,一轉眼,任期就要到了。

何子衿笑,“商量過,娘你不提我險忘了,阿念也說既來了北昌府,乾脆就在這兒多幹幾年。三年一任,到底也看不出為官的本領,阿念也想著留任來著。”這年頭官員一任是三年,這三年要有上峰考核評準,阿念自來上任,利民政策其實也沒有大動作,無非就是按章收稅,沒漁肉百姓,然後,該抓的犯人抓一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