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朝雲道長的事來。何子衿先時有些拘謹,不過,她本就是個活潑人,見太子妃聽得高興,說著說著自己也放開了,她本就是言語伶俐之人,一些尋常事經她嘴裡說出來也十分有趣動聽。太子妃笑,“只聽說你花種的花,人也這般伶俐。舅舅遠在蜀中,我多有照顧不到之處,還是你們這些離得近來,照應著便宜。”
何子衿笑,“朝雲師傅對我也很好,我本鄉野出身,家中亦是尋常農家,雖略識得幾個字,還是多承朝雲師傅教導,方長了許多見識。先時只覺朝雲師傅是有大學問的人,卻不知朝雲師傅身份,今能為朝雲師傅送信,也是民女榮幸。至於照顧,既是相識,彼此投緣,也說不上照顧不照顧的。”
太子妃問了何子衿家中幾口人,是何營生,何子衿倒也落落大方,“我家祖上就是種田的,去歲,父親中了舉人,今科正好來帝都應試,因舅舅在帝都,索性一大家子都來了。我家在縣裡有家醬菜鋪,做得醬菜很是不錯,就是朝雲師傅聞不得醬味兒,從不吃醬菜的。”
太子妃微微一笑,聽何子衿說些碧水縣的事,太子妃聽得出來,這姑娘與她舅舅的確是極熟的,連她舅舅平日裡的習慣口味都說得出來。太子妃很有耐心的聽了,及至午間,還留何子衿一併用了午飯。
何子衿出身的確尋常,但如她所言,她認識朝雲道長超過十年的時間,朝雲道長就是個大龜毛,衣食住行無一不講究,於是,何子衿的餐桌禮儀很不錯。儀態端正,富有美感,而且,吃相好,絕不是那種為了儀態淺淺吃幾口的人。尤其,太子妃這裡的飯菜,味道自是不消說的。何子衿吃光了一碗米飯,雖然太子妃家的碗不大,侍女要添飯時,何子衿微微擺手,她用餐的節奏也掌握的很好,幾乎與太子妃一道放下筷子。
待用過飯,見太子妃無甚吩咐,何子衿就告辭了。
太子妃命人給了她一匣子見面禮,道,“我生來從未見過舅舅,你是我見到的舅舅身邊的第一個人。”指了指侍女捧出的紅木匣子,太子妃道,“這是給你的,拿去玩兒吧。”
何子衿輕盈一福身,謝過太子妃賞,就隨侍女出去了。
及至何子衿回了家,一大家子都等著她呢,眼見自家丫頭回來,何老孃將人拉到跟前從頭到腳打量一番,感嘆道,“我滴個乖乖,丫頭,你有大福氣哩。竟然得見太子妃娘娘,我了個神哪,你祖父的墳頭要嘩嘩滴冒青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