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膽子比天大,不知底理,也敢收人家的東西。”
“敢不敢收也晚啦,那會兒我猜著一點兒時,整個縣城都知道咱家跟朝雲師傅走得近,就是立刻絕交,更是兩頭不落好。”何子衿道,“再說,朝雲師傅也的確幫過我很多事,我還從朝雲師傅那裡抄閱了許多書。”
沈素想了想,道,“這也是,既來之,則安之吧。一會兒蘇家就送嬤嬤過來了,你跟著嬤嬤學些見太子妃的禮節,待蘇侍郎安排好,就把東西給太子妃帶去。”
何子衿正色應了。
沈素難免再與外甥女說些太子妃現下處境的事,何子衿也認真聽了。
沈素這裡正說話,蘇家嬤嬤還沒來呢,小唐就風風火火的來了,小唐一來就說,“哎!哎!我今兒可丟了個大丑!趕緊著,阿素,太子妃娘娘要見咱們外甥女。”
沈素恨不能去捂小唐的嘴,道,“你小聲些。”
小唐當即小聲了,道,“快點兒吧,我都跟娘娘說了。娘娘說讓何姑娘把東西帶過去。”
沈素道,“這,我剛從蘇侍郎家借了嬤嬤來教子衿規矩,她不懂見太子妃的禮數啊。”
“蘇侍郎怎麼知道的?”小唐問。
沈素嘆,“今日說起話來,我順嘴一提。”
小唐立刻也明白了,道,“這倒也是,蘇侍郎與娘娘少年相識,知道娘娘的閨名也正常。”哎,就是他,傻呀,直接問到娘娘頭上。小唐現下一想,臉都禁不得犯紅。
小唐道,“娘娘一向寬和,也沒什麼規矩,去了磕個頭,把東西給娘娘就是。娘娘要是想說話,讓外甥女陪著說幾句就行了。”小唐本就在詹事府當差,更是與太子夫婦認識十幾年,雖不比蘇不語這樣二三十年的交情,在太子夫婦面前也一向說得上話。小唐這樣一說,沈素也知道不能拖了,當下便讓外甥女回去換身衣裳,仔細打扮一番就過來。
待蘇家嬤嬤來了,沈素好言好語說明緣故,留下兩位嬤嬤吃茶,還一人給了個大紅包。待何子衿打扮好過來,讓兩位嬤嬤在路上跟著指點自家外甥女一二。
兩位嬤嬤得了大紅包,都極樂意的。
小唐做事極快,雖剛在太子妃面前丟了個醜,午前就把何仙姑帶了去皇子府。何子衿聽她舅說了,太子夫婦原該住東宮的,但太子妃久不得冊封,因故自東宮搬回了宮外的皇子府,太子與太子妃情深,也跟著搬了出來。故而,太子一家是住在宮外的。
但,就皇子府也夠氣派的。
就是何子衿前世去的那些王府景點啊啥的,也沒法與這座皇子府的氣派相比。府外侍衛都極有精神,自側門進府,何子衿悄悄掀起一角轎簾,入眼皆極是肅穆氣派。待得行了盞茶時間,便有侍女請她下車,復而換了暖轎,如此又走了盞茶時間,方到了一座恢宏大氣的院落前,何子衿微微抬頭,見院門上有匾額,書梧桐院三院。自有侍女引她進去,而蘇家兩位嬤嬤就被另帶去休息了。
何子衿不由想到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情形,她如此初進皇子府,說實話,比林黛玉還小心三分。畢竟,林黛玉是去自己外祖家,何子衿這可是來皇子府。好在,何子衿心理素質還是不錯的,心說,自己與太子妃她舅認識十幾年,也不必怕太子妃。連小唐大人那樣歡脫的人都能在東宮混得開,可見太子妃並不是太難相處的。
何子衿這麼想著,也就微微放鬆了些。
臘月天,還是有些冷的。
何子衿披一襲兔毛厚料披風,穿過四重院落,就到了梧桐院的正房。那引路的侍女先直接請何子衿進去了,何子衿一入室內,先覺一陣暖香撲鼻,冷熱相激,反是陡然打了個寒顫。
這室內自是講究氣派,不過,並不如何奢華,只是一種恰到好處的雅緻。說來,倒與朝雲師傅的作派有些相似了。何子衿的眼神只是微微一掠,經三道珠簾,進了一處暖廳,見坐北朝南的榻上坐著一位衣裙華貴,面貌不過二十許人的麗人,何子衿沒敢多看,連忙俯身請安。
謝太子妃道,“不必多禮,何姑娘坐吧。”
聲音傳入何子衿耳中,清冽中帶了絲冷淡,有一侍女搬個繡凳放在太子妃面前,何子衿謝了座,便過去坐了,就聽太子妃道,“原不知舅舅託你給我帶了東西,不然,早該宣你過來相見。”
何子衿連忙道,“這也是民女無甚見識,沒明白朝雲師傅的意思,打聽了許久,才知道朝雲師傅是讓我帶給娘娘的。”連忙起身將懷裡包袱奉上。
自有侍女上前接了東西,太子妃卻未急著看,反問起何子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