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章 北昌行之九十九

第411章

高太太是陸老太太的孃家侄媳婦, 膝下二子一女,其長子高琛,是北昌府有名的少年英才。今年秀才試, 俊哥兒叫囂著必得案首呢, 結果, 俊哥兒只得第二,案首卻是叫人家高公子得了。高公子年紀較陸大姑娘稍長一些,論年紀, 倒也般配。只是, 高家近年來有些沒落了, 陸家家境尚可,故而高太太時常過來, 陸老太太瞧著孃家侄孫有出息,心裡自然喜歡, 也樂得幫襯一二。

三姑娘不曉得高陸兩家有無做親之意, 但,陸三太太對高太太極外親切是真的,就是如陸三太太過日子這般精道之人,竟捨得在高琛生辰之際,特意自繡紡尋了上等料子,要親手給高琛縫製衣衫。

這些事, 三姑娘之所以知道, 倒不是她特意打聽的, 而是陸三太太託三姑娘幫忙尋衣料子時無意間說起的, 更甭提陸三太太提起高琛的口氣,那真是,比女婿還女婿。

三姑娘每慮至此,就忍不住洩氣,覺著自家兒子沒戲了。

三姑娘還拉著何子衿同她分析,何子衿想了想,道,“三姐姐不必急,要是陸三太太真有把握,就不是給高家公子縫衣衫了。陸大姑娘眼瞅著就及笄了,高太太倘有此心,怎不提及兩家親事?姑舅做親,正是親上加親呢。要依我說,陸三太太是有意高家公子,高太太不一定相得中陸大姑娘。”

三姑娘道,“這怎麼會?我聽說,高家已是落魄的了,聽說,那高老爺除了花錢什麼都不會的人,高家已無甚家產,家中就剩百畝薄田支撐,就是高家兩個孩子唸書,都是陸家資助。”三姑娘覺著,如高家這種情況,能娶到陸大姑娘已是福氣,如何還能不樂意?

何子衿微微笑著,並不與三姑娘分說此事,只是道,“三姐姐你只管冷眼看我猜的對是不對。”又給三姑娘出主意,“既然陸三太太對高家這般殷勤,三姐姐你索性就避避閒,省得陸三太太煩惱。雖說陸三太太是想給高公子做衣裳,可她也是在帝都府呆了大半輩子的人,家裡過日子節省,也不見得就沒幾件好料子,這特意尋姐姐你找料子,說不得就是給咱們個暗示呢。”縱三姑娘相中了陸大姑娘,何子衿覺著,三姑娘是正當正分的為重陽相看媳婦,陸大姑娘雖好,可胡家也不是上趕著的。先時讓陸三太太把田莊的糧食賣到糧莊去,已是給了陸家不少便利,如今全不必事事順著陸家,省得陸家小看了胡家。

三姑娘與何子衿自幼一道長大,她一聽便明白了子衿妹妹的意思,三姑娘點頭,“成,那這次的衣料錢,我就按原價收。”

“原也該如此,大家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

三姑娘說是按原價收,到底把零頭給陸三太太抹了,不過,依陸三太太的精明,看到賬單也隱隱明白了些什麼。陸三太太並沒有不滿,反是覺著安心,她明白鬍太太大約是看中自家大閨女了,只是,如三姑娘所想那般,陸三太太相中的卻是高家侄子。在陸三太太看來,高琛少年英才,雖家境略有些不如自家,但只要孩子有本事,肯唸書上進,還怕沒有前程麼。至於胡家,家境的確比高家好上許多,只是,胡家長子她也著人打聽過,聽說學裡都曉得的,最不愛念書的人。兩相對比,陸三太太自然更樂得高家侄子來做女婿。只是,先時已得了胡家好處,陸三太太礙於情面,何況胡太太頗是委婉,許多話並未明說,她也只有裝個糊塗。如今胡太太知難而退,很是讓陸三太太鬆了口氣。

陸三太太痛快的付了衣料子的錢,還打賞了過來送料子的管事媳婦小麥,待小麥回家將事細緻的同三姑娘一說,三姑娘便心中有數了。

三姑娘與何子衿道,“我看陸三太太是真的沒相中咱們重陽。”雖則三姑娘經常教訓重陽,覺著重陽不好生唸書,不上進,可自家孩子給別人家嫌棄,三姑娘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就是看陸三太太也沒以往順眼了,深覺陸三太太沒眼光!那高琛,不就是會念書麼!當然,三姑娘是不承認她這想頭兒裡有多少酸味兒的。自家兒子,長相自不必說,濃眉大眼的俊小夥兒,也很知道賺銀子養家,還很照顧弟妹,孝順父母,是的,自從重陽自己做了東家,私下孝敬他娘好幾樣小首飾了,雖多不怎麼值錢金丁香、金戒子之類,可那不是重陽的書鋪子還沒咋盈利麼,主要是說孩子這片心。重陽非但私下孝敬他娘首飾,還時不時的給曾外祖母何老孃買北昌府太平齋的糕點,送阿曦妹妹頭花,給弟弟們買玩具啥的,總之,重陽特會照顧人的。何況,孩子從來是自家的好,故而,在三姑娘心裡,重陽絕對是除了不會念書,幾乎沒啥缺點的好孩子了。這樣的好孩子,自己的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