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的是王素第二個妻子滕氏牽扯到的幾家親戚,一是嵇穎,他的母親也姓滕,這是王素跟張方平扯上關係的地方,兩家算是親戚。再一個是滕子京,正是滕氏一族,而滕子京與范仲淹是同年好友。王素的兄長王質,與范仲淹又是姻家,王素與范仲淹有多個方向的親友關係,這些關係是有作用的。
當然現在王素說的岳父自然是張士遜,蛤蚧也正是要送到他家裡去。
官員們政見不同,在朝上再是爭得面紅耳赤,私下的親戚關係並不受什麼影響,徐平也不會因為張士遜跟自己鬧過幾次彆扭就與王素產生什麼隔閡。
出了樓閣,繞到土特產的一邊,徐平笑道:“大家都不到這裡來,卻不知道這裡才有各種稀罕物事!三司庫裡積了不知多少各地上來的特產供物,平時要想買,這些東西還不知道哪裡尋去!今天清了各處場務,把稀少珍貴的都集中在這裡,千載難逢的機會!”
王素微微一笑:“這種好事,雲行應該廣而告之,不然哪個知道?”
“那又何必?這些東西可是最不愁賣,我只是擔心貨物不夠,能買到的是運氣。”
兩人說著,沿著各處臺子一路看過去。
這裡的臺子比賣農具那邊的精緻多了,都搭的有棚子遮風擋雨,好多臺上還鋪了綢布。之所以把特產擺在外面賣,不是因為不值錢,而是因為有的特產有特殊氣味,在室內會使空氣汙濁,外面就沒有那個顧慮。
只是看了幾眼,王素的眼睛就有些發直,也不急著去買蛤蚧,一直順著臺子看下去。
三司是什麼衙門?掌管天下經濟命脈,收上來的特產都是既要有地方特色,還要有特殊的價值。論質量自然比不了皇宮收的貢物,但是比花色繁多,又勝過皇宮了。
王素也不多說話,招了招手讓僕人緊跟著自己,看上了什麼,只是用手一指,僕人自然上去與小廝問價,把買到的東西或者直接收起來,或者立了字據收著,等著送貨。
南海的珍珠,北方草原的毛皮,東海的乾貨海鮮,西方高原的雪蓮藥材,這裡竟然是應有盡有。甚至在盡頭的空地上,還有長途販來的好馬賣。
樓閣裡賣的是人工製造的奇巧貨物,這裡賣的全都是大自然的中饋贈,各有千秋。
最後到了賣蛤蚧的地方,王素一問價錢,笑道:“三司果然非同一般,不但貨物數量應有盡有,價錢也比外面的鋪子裡公正許多。”一邊說著,一邊讓僕人去買了一擔。
蛤蚧作為藥材,外面的藥鋪裡自然也有賣的。但王素這種大族豪客,可不會幾斤幾兩地買那麼小氣,買起來都是成筐成擔的,藥材鋪裡哪裡會有這麼多貨。而這種東西三司都是成庫成庫的,最不怕的就是豪客。
看過了這邊,王素突然興起,對徐平道:“左右無事,雲行不妨陪我到另一邊去看一看。都說是那邊賣新式農具,看看到底新在哪裡。”
徐平自然不會拒絕,陪著王素轉到了另一邊。
他們是從後邊過來,先看到的都是收穫和後處理的農具。
看著面前一人多高,壯實的木架圍著,中間一根粗大螺桿的機具,王素皺著眉頭問身邊的徐平:“雲行,這是什麼機具?怎麼以前沒有見過?”
旁邊白壁上明明畫得有圖畫,還有文字說明,不過現在擠了不少周圍鄉下來的員外農戶,王素的身份怎麼可能過去擠?徐平在身邊,自然問著方便。
徐平沒辦法,只好兼職做解說:“這是壓牧草用的。仲儀你看,平常官府徵收的牧草雖然成圍成束,但依然很佔地方,既不好運輸,也不好儲存。這機器可以把牧草緊緊壓成方塊,那邊有麻繩結成一捆一捆,又好運,又好存放。”
王素不解:“我記得到你中牟田莊裡,也有給牧草打捆的機具,不是這個樣子啊。”
“那別是一種,適合自己農莊又種草,又養牛馬。這一種是方便收牧草的,農戶把散草送來,用這壓成大方捆,然後紮起來。這個簡便,可以用牛車拉著走。”
這種實際是徐平前世菸草打包用的,相對來說結構簡單,也便於移動。
王素點了點頭,不置可否,仍然向前行去。邊看邊問,王素的臉色漸漸嚴肅起來,走到盡頭,不由對徐平道:“雲行,是不是把這裡農具的買回去,就能建座你中牟那樣的莊園起來。有這農具,用不了許多莊客,便能種許多糧食出來。”
徐平道:“大致差不多吧,當然還要花些心思,不過基本的都有了。有江淮發運司在,每年從汴河運到京城的糧米數百萬石,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