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9部分

類似合作社的組織來應對。經濟現實必然會催生出這種經濟組織,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與其是讓這種經濟組織以雜亂無章的形式自發地產生,不如提前進行引導。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徐平才在李參面前把這個問題主動提了出來。

李參哪裡能夠想到這些,覺得一頭霧水。商品經濟的大潮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徐平也只是剛剛開始推動,李參就天縱奇才,也想不到這上面去。

徐平理了理思緒,對李參道:“總而言之,這個合作社最關鍵的就是八個字。”

“請待制明言,到底是哪八個字?”

“官督民辦,以民為主。官府的手切不要伸得太長,不該管的不要管。”

說到這裡,徐平站起身來,地銀杏樹下踱了幾步,轉身對李參道:“至於具體的章程,你容我晚上仔細地想一想,明天再與你說。一些大略的問題,我說給你聽,你也回去想一想,怎麼把事情辦得更好。”

“第一,這個合作社就是一個整體,你把它當作鄉里的一保一伍都好,但是卻沒有保長伍長,社裡的各家都是一樣的。第二,窯場就交給這個社管理,不入社的窯工便跟從前一樣,做活拿工錢,餘事不管。第三,想入社的自願,不想在社裡了可以自由退出,官私任何人不得阻攔。第四,入社的人要交本錢,不拘多少,只看這窯場需要多少本才能動轉起來。所有入社的人交錢的數目一樣,不得有多寡之分。”

李參神情凝重,努力把徐平所講的這些話記下來,分析裡面具體的意思。

“好了,今天就是這樣。明後兩天群牧副使李刺史要來,我都不去黃河邊,你有什麼想法,可以過來找我談。用這幾天的功夫,我們一起把河陰縣的善後處理好。我到這縣裡沒有多少日子,抓了兩家大戶,影響滿縣民生,總不好拍拍屁股就走。把善後的事宜安排好了,也算是一個交待。”

李參起身行禮:“待制心繫民生,百般辛勞,實為蒼生之福。下官告退!”

“啊,好,還好——”徐平看著李參離去,隨口答得有些混亂。來這個世界這麼多年,想一想,好像還沒哪個正式官員這樣誇自己。還別說,被人誇讚的感覺挺好的。

夜色已深,徐平坐在窗前,看過了趙諴寫來的信,輕輕放下。

除了平常的問候之語,趙諴還說了小鐵錢在汝州的使用情況。經過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民間已經認可了這種新的方便錢幣,就連山野鄉間的草市以物易物的貿易也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開始用錢購貨。受此影響,甚至汝州的稅收都增加了一些。

除此之外,三司生產的新貨開始進入汝州,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費品,像是鏡子肥皂搪瓷製品之類,州城裡已經有幾家店鋪銷售。甚至趙諴提議,等到三司在西京洛陽的鋪子穩定下來,是不是也要在汝州開設分鋪。

徐平看看窗外,月亮已經升了起來,明顯比自己剛到這裡的時候飽滿。不知不覺間,自己到這河陰小縣已經快十天了,又到了月圓的日子。

現在終究還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商品經濟大潮,要等到棉布大量地生產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商品才會極大地衝擊小農經濟。男耕女織,即使地裡還出產糧食,一旦少了紡織收入的現金來源,而外面世界的貨物卻什麼都要錢買,小民的生活才會真正地艱難起來。糧食,終究不是合格的大規模流通的商品。

徐平一直有些擔心,有一天商品經濟如同洪水一樣沖垮農村,必然會引起大的社會動盪。而合作社組織,便勉強做一做小生產者小農戶在這洪水中的救生衣吧。商業大潮必然是要來臨,這是自己帶給這個世界的,引入了洪水,也得想辦法築起堤壩。(未完待續。)

第57章 原則

公元1844年,英國北部開夏郡的小鎮羅虛代爾,一次紡織工人要求增加工資的罷工失敗後,二十八個工人為了自救,組成了一個消費合作社,取名為羅虛代爾公平先鋒消費合作社。這不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合作社,但卻是第一個確立了後來的合作社原則的合作社。後來的合作社大多以此為發端,並把合作社的組織原則稱為“羅虛代爾原則”。從那之後,各種各樣的合作社迅速在全世界遍地開花。

作為經常跟農村的各種農機合作社、經濟作物種植合作社打交道的基層人員,徐平曾經受過合作社理論和歷史的培訓,這些內容大多還能記得。

徐平前世,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合作社組織,第一的印度全國合作社聯盟有一億七千萬人,第二的中國供銷合作總社有一億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