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以日本的政治形勢,大宋扶持一些靠近海岸的強藩也不是難事。
事實上此時的大宋跟周邊的小國,實力差距非常大。歷史上南宋在陸上被打得顏面無存,還有底氣威脅高麗,不合作便就派十萬水師渡海,把那小國給滅了。對陸上的威脅之所以顯得無能為力,很大程度是因為對手掌握了大片的傳統農耕區。
徐平對東北亞的興趣目前也只是商路而已,再進一步的動作,就得不償失了。
又說了一會閒話,徐平對王文道:“你遠來不易,便在西京城裡住些日子,看看中原的風土人情,熟悉一下市進貿易,以後用得著。聽說高麗那些地方信佛,我這裡一幾卷佛教經典,送給你權做禮物吧。”
公吏端了一個木盤上來,上面用紅綢蓋住。
徐平揭開紅綢,對王文道:“這是《四十二章經》,真宗皇帝親自注釋,三司刻書局刊刻,不管怎麼算都是上品。就是在中原,這也是難得的善本。”
王文忙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接過,口中連連道謝。
真宗皇帝的口味極為繁雜,儒釋道兼雜並蓄,全都能吃下肚下。勸人讀書的有《勸學篇》,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句子流傳甚廣。道家自不必說,他一手導演了迎天書,東封西祀,大封道教神仙。佛教也沒落下,親自注釋了《四十二章經》,還主導整理刊刻了不少佛經。
不管是向大理還是交趾占城,還是高麗日本,徐平最先給他們的書籍都是道教或者佛教的經典,儒家的經典那是要求還是有選擇地給的。治國之道,一是傳出去不好,再一個這些小國也水土不服,念念經還行,真搞子曰詩云不知會搞出什么蛾子來。當然,這些小國的當權者,除了大理那樣的例外,也理歡迎佛經和道藏,正是大家皆大歡喜。
王文接了佛經,也給徐平上了禮物,無非是人參毛皮,還有幾大筐的松子。高麗松子此時在中原頗有些名氣,是兩國貿易的常見貨物。
第162章 風波驟起
正在這時,楊告從前面急匆匆地過來,也不等公吏通稟,直接進了小花廳。
在徐平的印象裡,楊告是個老成持重的人,今天這樣失禮,不由有些意外。見他到了廳內,看了看徐平對面的黃金彪和王文,沉著臉一語不發,徐平便知道出事了。
轉身高聲喚了譚虎進來,徐平對他道:“你與黃金彪是老相識,帶著他還有這位高麗來的客人在西京城裡轉一轉。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帶著他們吃一吃,看一看。”
譚虎叉手應諾,一邊的黃金彪喜笑顏開。這麼多年,還是當年邕州的老兄弟分外讓人覺得親熱。有譚虎在,自己在西京城的日子就不寂寞了。
送走了黃金彪和王文,徐平才問楊告:“看你臉色,是出了不好的事情。說吧,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讓你今天如此失態。”
楊告看著黃金彪幾人離去的背影,直到都走出門去,才對徐平道:“都漕,留守司替西京城的分司官員出頭,領頭聯名他們一起上奏章,說你在京西路強推錢莊新政,不顧百姓生死,致分司官員多傾家破產。奏章上去,在朝廷裡引起軒然大波!”
聽了這話,徐平不由皺起眉頭:“這不還是說的童大郎的那件事情嗎?都過去多少日子了,佈告早已經貼遍河南府,是他們自己貪心,怨得了哪個?怎麼現在鬧出事來?”
楊告道:“此事我們都被蒙在了鼓裡,我也是聽從京城裡來的人講起才知道。說是前翰林學士錢易之子錢明逸因赴錢惟演喪事,不憤錢家在童大郎一案裡損失大量錢財,鬧得現在家計困難,到西京留守李若谷那裡哭訴。李若谷念錢明逸身份不比別人,不好怠慢,組織了一眾分司官員,聯名上奏章歷數轉運使司的不是,錢莊新政如何是惡法”
“錢明逸,是不是錢易的兒子?”
“不錯,正是因為他的身份非比尋常,才引起這麼大的事端!”
吳越錢家是舉國內附,入宋後之後一直得到重用,跟南唐、南漢這些被軍隊攻下來的地方不同。錢昆和錢易是吳越倒數第二任國王錢的兒子,入宋之後錢家都被大用,惟獨餘下了他們兄弟二人。這兄弟自己也爭氣,都在真宗年間考中進士。弟弟錢易尤其文才突出,十七歲殿試時因為交卷過早,被認為輕浮而未中進士。到了鹹平二年,再次參加殿試的時候,又覺得自己第二名是因為主考官不公,本當是狀元之才而告御狀,因為言辭對朝政多有譏諷,惹惱了真宗,被降到第三名。天聖三年做到翰林學士,不久去世。
不說錢家吳越王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