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趙禎,徐平也小聲答道:“陛下,秘訣沒有,心得倒是有一些,只是不方便說。”
趙禎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身子向前一探,抓住徐平的袖子,口中道:“今日我們自家親戚講話,有什麼不方便說的!來,來,這邊我們自己說話,不讓別人聽了去!”
說完,扯著徐平挪到一邊,背轉身子,壓著聲音說道:“此不但是我的家事,也是天下大事,你若是有什麼秘訣,千萬要說給我聽!等到我有兒子,你有兒子,長大之後也是通家之好,豈不美哉!”
徐平偷偷看了那邊的女人,還是有些猶豫:“陛下,此事說出來,與祖制不合”
“祖制以有後為先,還能有什麼重得過這一點!”
見趙禎有些急,徐平道:“陛下,臣問一句,想壯懿太后不想?”
提起自己這位親生母親,趙禎便心生苦楚,眼角含淚,向徐平點了點頭,哽咽著說不出話來。李宸妃去世的時候,趙禎已經成年,卻一直沒有相認,是他平生憾事。
徐平也是有些傷感,對趙禎道:“陛下,常言道子女是父精母血,不得父母照撫,便如雛鳥在巢而父母俱亡,幾人得存活?孩子要平安長大,最關鍵的是不能離了父母身邊,特別是不能離了母親身邊。生下來喝到的第一口***要來自生母,這稱為母初乳,對孩子存活至關重要。唯有喝到這一口母乳,才得了生母血氣,活下來就容易了。”
趙禎點了點頭,一時沉默,若有所思。
現在兩人討論的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俱都是心無旁騖。說起來這一點,便涉及到了人倫和禮法的矛盾。按照禮法,父親所有的孩子都是正妻的孩子,早晚問安,也都是向父親和生父問安,所以是不能跟生母生活在一起的。
民間的規矩,是孩子過了哺乳期,才送到嫡母身邊,由嫡母教導長大。此時的孩子還不記事,很多一直到長大成人,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生母。此點雖合禮法,但不符合人倫,到宋朝開始慢慢改變。不管是禮法還是律法,給庶生母的地位越來越重。歷史上著名的例子,便是神宗時李定生母去世,他偷偷隱瞞而不解官持服,由此受到對立的反對變法派的集中攻擊。李定為自己分辨的理由,便就是並不知道去世的是自己生母,而不是生母的父親的妾可以不持服。這當然有變法派和保守派黨爭的因素,但也說明了當時庶子實際上跟生母的關係相當疏離,都是由嫡母養大的。按律法,兒子不管是不是嫡母生的,都是要解官服滿喪期,而不是正妻的生母只需持服三個月。
皇宮裡就要更加嚴厲,孩子一出生,便就被抱離母親身邊,由嫡母教導,而且有專門的乳母。趙禎此時的後宮苗氏,便就是他乳母的女兒。
按照前世的記憶,徐平記得母初乳可以大幅提高新生兒的免疫能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這個年代的防疫衛生條件這麼差,這一點就更加突顯出來了。皇宮裡的孩子為什麼難養活?最重要的一點,只怕就是少在這一口**上。
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
徐平又偷偷看了一眼旁邊氣氛融洽的女人孩子,心裡嘆了一口氣。
現在說的事情極為敏感,一個不小心傳了出去,徐平就極有可能得罪曹皇后。本來皇宮裡不管哪個嬪妃生了兒子,皇后都是當然的母親,極端的如劉太后,把趙禎從生母身邊抱走,到自己死都沒有讓他們母子相認。這種事情在普通家庭都能生出無數事端,更何況是皇室?趙禎最終依然厚待劉家,也不僅僅是念劉太后的養育之恩,還要維護皇室的倫理。
如果跟百姓之家一樣,讓生母養育到哺乳期結束,趙禎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以後就不可能再發生了。毫無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皇后的權威。
曹皇后可不是郭皇后,甚至就連劉太后也不能跟她比。曹家是真正的將門,幾代掌大宋軍權,在禁軍裡的關係錯綜複雜,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得罪得起的。
也就是徐平相信趙禎,知道他分得清事情的輕重,才把這話直言不諱地說出來。
沉默良久,趙禎重重點了點頭:“你說的話,朕都記在心裡了!”
徐平出了一口氣,笑道:“其實,要想子女康健,最好的還是從自己身上著手。”
趙禎奇道:“此話怎講?”
“子女是父精母血,父母身體如何,必然會影響到幼子。父母身體康健,孩子自然也就身體好。陛下,恕臣無狀,您有時間還是要多動一動,現在委實”
趙禎低頭看了看自己肥胖的身軀,搖了搖頭:“前兩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