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少量如李自成等巨寇,帶兵躲進了河南南方山區打游擊,並流竄到陝西和河南交界一帶混日子。直到兩年之後,才重新殺向河南。
當時,盧象升正催促著各路兵馬進山圍剿。按說,以他的軍事才華,明朝剿局形勢又是一片大好,再加上一把勁,最多一年時間,整個農民軍都就被他徹底撲滅。
只可惜後來因為北方戰事吃緊,崇禎皇帝逼不得以,只得將這個明朝最能打仗的統帥從南方調回宣、大一線,主持京畿地區軍務事。
後人讀史每每看到這一節時,都扼腕嘆息:假如當年崇禎沒有將盧象升從南方前線調走,賊軍也不會死灰復燃,而盧象升的天雄軍也不會因為受到諸多掣肘全軍覆滅京畿地區,就連盧象升也死抗清戰場上。假如一切可以重來,歷史或許是另外一番模樣吧?
孫元當初勸盧象升不要急著北方,也是基於對歷史的先知先覺,他想試試,看自己這個穿越者能不能對歷史產生影響。如此,不但能夠改變大明朝的命運,也能改變盧象升的個人命運。
只可惜,歷史固有的慣性實在太大。即便因為孫元而發生一些小小的變化,但依舊固執地回到它本來的軌跡。
北京,西苑之中,經過楊嗣昌、溫體仁、周延儒這麼一鬧,滁州大捷,生擒高迎祥的天大喜訊也彷彿沖淡了許多。
又議了半天,崇禎皇帝感覺有些疲倦,就道了乏。
眾內閣閣員,這才起身告辭。
周延儒指了指溫體仁,又指了指楊嗣昌,咬牙切齒想說些什麼,但最後只是悶哼一聲,調頭揚長而去。
其他閣員也都搖了搖頭,鄙夷地看了楊嗣昌一眼,然後一湧而散。
楊嗣昌心志堅定,只咬了咬牙,也不再說一個字。
正大步離去,溫體仁跟了上來:“楊閣老。”
“溫閣老。”楊嗣昌腳下慢了起來。
溫體仁:“年紀大了,腿腳比不上內閣中的青壯,凡事老朽都要落到最後。楊閣老且慢行,陪老朽說說話。”
楊嗣昌對溫體仁這個崇禎年的權臣本沒有什麼好感,面容淡淡地道:“既然閣老相邀,楊嗣昌敢不應命。”
他的冷淡,溫體仁自然看在眼裡,卻不在意。笑了笑:“腿腳慢,那就慢點走,只要走得穩,早遲都會走到。這些年,這內閣如走馬燈一樣,不知道換了多少人。今上用人極驟,喜歡你時,你就好到極處。若是厭煩了,那就是恨你到十分。”
楊嗣昌:“為尊者諱,溫閣老慎言。”
溫體仁卻不在意,他伸出鼻子嗅了嗅路邊樹上一朵盛開的白玉蘭,接著說下去:“自崇禎一年到如今,這內閣究竟進過多少人,老朽都記不清楚了。不過,老朽和周閣老卻一直都在。所以說,這人走路慢些卻是不要緊的。老朽和周閣老都是年紀一大把的了,楊閣老你年富力強,又知兵,這內閣將來還得由你撐起來啊!”
楊嗣昌心中升起了警惕,緊緊地抿著嘴巴。
溫體仁:“十面張網,四正六隅,真大手筆啊!也只有楊閣老這樣的人物,才有如此大格局。若是真的實施,將來這擬票之權,還不是你的。可這次周閣老好象一心照應盧建鬥,嘿嘿,要知道周閣老以前和盧建鬥可是有過過節的,現在卻盡棄前嫌疑,當真叫人意外啊!若是讓盧大人在南方徹底剿滅賊寇,他老週一個知人善任的功勞怕是跑不掉的,將來簡在帝心,說不定就會做到首輔一職。所以啊,楊閣老你將盧建鬥調任宣大總督的覺得是非常不錯的。”
聽到這話,楊嗣昌心頭有火拱起,緩緩張口,森然道:“首輔的話,在下聽不明白。”
溫體仁擺了擺手,打斷楊嗣昌的話:“某年紀大,心竅也有些迷糊,說過什麼話楊閣老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咱們少有往來,今後倒不妨多走動走動。周閣老做了多年次輔,這山望著那山高,若是讓他主持內閣,非國家之福。文弱,我是看重你的。”
楊嗣昌終於按捺不住心頭怒火,喝道:“首輔,這次我提議調盧建鬥回京畿,乃是出於公心。相比起南方賊寇,建奴才是我朝大敵。況且,盧建鬥去年也上表請回京城,主持長城防務,只不過,當時南方戰事正酣,一時也脫不了身。楊某襟懷坦蕩,別人要說什麼,由他說去。”
一想到自己因為被皇帝奪情而受到的委屈,楊嗣昌心中一酸,禁不住眼眶微紅。
溫體仁見楊嗣昌已經控制不住情緒,心中冷冷一笑:楊嗣昌,年輕人,你還是嫩了些。周延儒那畜生覬覦某的首輔一職多年,又糾集了大量黨羽。如今,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