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動手,自己一個人樂此不疲地又擦又洗,他認為伺候老母親的感覺真好!年過半百,有個老媽媽叫著,真是一種幸福!
幸福之餘,他想到妻子劉美清一年到頭,端屎端尿,燒火鋪炕,任勞任怨地伺候自己的老母親,也真是不易。於是,當夜深人靜時,宮學斌常常托起劉美清那雙被歲月磨粗的手,滿懷感激地說:“你這個人啊!對我好,對孩子好,這些好我可能記不住,但是,伺候爺爺和老媽媽的好,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有一次,老母親身體不適,宮學斌專程到萊陽賓館花8塊錢,買了四個大對蝦拿回家,交給劉美清說:“別讓孩子們看見了,一天一個,你煮給老人吃了吧!她願吃,我還買!”
老母親襟懷坦白,凡事想得開,又說得出。兒孫們有出息,是她最大的自豪。她常對宮學斌說:“孩兒啊!在外頭工作,不要掛東掛西的,一心不能二用,好好奔你的前程吧!我活在這個世上,能看到你們一個個人前人後站住了腳,就心滿意足啦!老輩人都說,‘活著給他撐(膠東方言:即吃的意思),死了不用聽哭聲’,這話你記著,等哪天我死了,不用僱吹手道士的,你哥兒仨也都一大把歲數啦,我不願看你們披麻戴孝,也不想聽你們大哭小嚎的!”
怎麼忽然想到這上頭了?真是不該!車到家門外,宮學斌收回思路,一邊責怪自己胡思亂想,一邊快步撲進家來。眼前的情景讓他驚呆了!只見老母親穿上了送老衣服,直挺挺地躺在灶間的門板上,伸手摸摸,渾身已經涼透了。老媽媽,你怎麼說走就走了呢?活著的時候兒子沒有很好地盡孝,臨走咱娘倆總該說說話吧?可是沒有哇!難道你就不能原諒兒子嗎?痛斷肝腸的遺憾,浸在宮學斌的眼淚裡,無聲無息,悄然流淌著。
按照母親的生前願望,宮學斌既沒僱吹手,也沒請道士,喪事辦得很簡樸。起初他認為這麼做,兄弟姊妹和村裡的鄉親會因為不同意,出面干預的。所以在出殯之前,宮學斌就和公司的拖拉機駕駛員說好了,如果有人反對,不肯幫忙的話,他就自己把老媽媽背上拖拉機,送到火葬廠火化了。
然而,事非所想,寬厚仁愛的兄弟姊妹和鄉親們以通情達理的方式支援宮學斌,他永遠也不會忘記。只是,臨終前沒能見老母親最後一面,宮學斌至今難以釋懷,抱憾一生!
第六章 跑步跨欄(1)
有一種財富叫機遇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之後的1988年,只有一個亞游標準件廠開工投產,還有一個享有自主出口許可權的實業公司。實業公司與外商合資建了個福萊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因為公司有位副經理學過水產品專業,便到青島把省外貿食品的老經理聘來當顧問,組織加工生產冷凍河豚出口日本。
河豚,當地人稱脡巴魚,血液裡有毒,只有經過特殊處理才能食用,而且這種魚類稀少,無論近海還是遠洋,都很難捕撈,所以加工出口步履維艱,公司常常三日打魚兩日曬網,入不敷出。全國新長征突擊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新任經理孫明兩年來左衝右突,另闢蹊徑,終於透過日本兵庫縣貿易株式會社駐青島事務所的森榮哲生,搞到了加工500噸芋仔的出口訂單。當時,山東省外貿一年出口芋仔最多才300噸,能搞到這麼大的訂單,實屬不易。
福萊冷凍食品公司以水產品為業,雖說不景氣,但一時也難以轉產加工芋仔。於是,孫明便驅車到萊陽萊勵公司找馮桐慶求援。那時他們正為省外貿加工芋仔,好說歹說,馮桐慶硬著頭皮接受了孫明加塞追加進的300噸芋仔。剩下的200噸找誰來完成呢?孫明想到了萊陽市果菜保鮮公司。
保鮮公司只有一個容量3噸的冷庫加工芋仔,要想完成200噸的生產任務,近乎天方夜譚。然而,宮學斌卻滿口應承,他說:“馮桐慶能幹的事,我就一定能幹了,保險不叫你孫老弟栽跟頭!”
孫明說:“老三哥,每噸芋仔3600元人民幣的加工價格,雖說利潤可觀,但是風險也大。跟日本人做生意可不敢吹,如期交不出貨來,我們是要被索賠的呀!”
宮學斌說:“這其中的利害我懂,沒有金剛鑽,就不攬瓷器活兒。到時候你就只管瞧好吧!”
送走孫明,宮學斌立即召開幹部職工大會,發誓要抓住送上門來的大好機遇,打一場秋季人民戰爭,抱住這個金娃娃。於是,公司上下一齊動作,拉鄉收芋頭的收芋頭,在家組織加工的加工,土洋結合,燒火漂燙,鍋碗瓢盆叮咚作響,偌大的公司徹夜燈火。
中國芋頭的盛產地當屬萊陽和海陽兩地,宮